第二屆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超藝力

2021「科藝論壇─跨域創作轉譯及實踐」

18

Aug
2021

*
圖文|廣藝基金會


2021「科藝論壇─跨域創作轉譯及實踐」

  廣藝基金會自2010以來關注於科技與表演藝術跨域創作,同時具有科技血統,以及獨特超然的眼界,亦為科技藝術發展的先鋒。除了開辦「廣藝科技表演藝術節」,亦經常與文化部及各縣市文化局合作辦理各式活動,至今亦扶植許多科技藝術作品。

這次2021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系列活動「科藝論壇──跨域創作轉譯及實踐」,邀請臺灣從事科技藝術的創作者、製作人、技術總監、評論人,針對他們豐厚的跨域創作經驗,分享創作概念如何被落實,美學在科技中如何被轉譯,以及過往實務經驗上遭遇到的種種困難與解決問題的過程。

▇ 論壇報名資訊
論壇時間│9/10(五)13:30~18:00
進行方式│現場參與目前已額滿,我們將在Google Meet上進行同步轉播,報名後將以信件方式提供與會連結。
報名費用│免費
報名方式│採線上報名
報名連結│https://bit.ly/3kpxDue

▇ 講題資訊

【講題一、烏龜才有的快感】
與談人│陳彥斌(軟硬倍事聯合藝術總監)、高憲郎(彩蛋影像有限公司總監)

「心越慢,眼界才能越清晰」
烏龜才有的快感不僅為作品名稱,也為創作源起的系列概念。由軟硬倍事藝術總監陳彥斌 Fangas Nayaw與彩蛋影像高憲郎對談式的講演方式,漫談合作案例及科技運用的作品裡,如何見招拆招,從實務的案例分享激盪的過程。創意刺激了技術的疊加運用,熟練的技術讓想像力更為沈浸。一窺從想像到共創的作品路徑。


【講題二、科技劇場的感性與理性】
與談人│陳依純(新媒體藝術家)、羅禾淋(新媒體藝術家)

新媒體藝術家陳依純與羅禾淋擁有數次跨域合作經驗,每次推出作品總獲得許多關注與讚賞。本次講題將由陳依純分享《孩子》1.0、2.0創作過程,以及羅禾淋過去執行無人機表演遇到的技術難題及經驗分享,包含2016《火炬》、2017《孩子》、2018《孩子》2.0、2020故宮南院無人機群飛所延伸的AR模擬器開發過程。

【講題三、狠劇場跨域十年製作心緒】
與談人│周東彥(狠劇場、狠主流多媒體總監)、吳季娟(劇場獨立製作人)

創作者周東彥和製作人吳季娟自十年前開啟合作旅程,從宛如一首詩的作品《空的記憶》出發,細膩串連起多種科技以訴說一抹感受;多媒體劇場小品《我和我的午茶時光》共同漫遊8個城市、演出超過55場;國際共製以《光年紀事》作為起點,而後《虛擬親密》、《城市之臉》的旅程還在持續。
如何運用科技來描繪人的故事與情感?如何共同創作並且「無中生有」?創作與製作如何互相配合、挑戰並解決問題?這些經驗又是否能作為陪伴新一代跨界創作團隊的養份?

*
主辦單位│桃園市政府文化局、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廣藝基金會
協辦單位│財團法人數位藝術基金會
贊助單位│廣達電腦
場地協力│典空間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