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r
2022
在百萬獎金激勵下,歷經重重挑戰、激烈競爭,脫穎而出的6組新世代科技表演團隊,4/14在桃園展演中心演藝廳的「第二屆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超藝力」複審試演會輪番登場、一較高下後,預計5/4將公布競技組首獎(獎金100萬元)、新秀組首獎(50萬元)、貳獎(30萬元),以及文策院特別獎(30萬元)的得主。
由桃園市政府文化局、藝文設施管理中心、教育局及青年事務局主辦,文化內容策進院協辦,廣藝基金會擔任執行單位的「第二屆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超藝力」,自去年9月起,經歷徵件、書面審查、簡報審查,擇出競技組2件、新秀組4件進入複審,並接受輔導委員的訪視(競技組)或創作輔導(新秀組)後,入圍團隊於4/14複審試演會齊聚一堂,各自演出10-15分鐘精彩片段。
桃園市政府藝文設施管理處主任陳瑋鴻表示,桃園市文化局自2019年開始推動科技藝術,科技表演藝術獎也已邁入第二屆,並榮幸獲得文策院的支持。他本身不僅見證舞台上呈現,半年多來複審團隊與創作的成長變化、發亮發光,未來也希望邀請這些優秀作品參與「鐵玫瑰藝術節」。
文策院副院長張文櫻也強調,文策院期盼借重與更多機構組織的結合,例如此次與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廣藝基金會的合作,整合資源、針對人才與作品,形成一個文化新創產業共創圈;並將透過長期經營科技藝術、文化科技領域,形塑出文化新創加速器。
「等了幾個月,終於等到試演會的高潮點!」計畫主持人、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除特別感謝眾位孵化導師的加持,讓入圍作品培養出求好求勝的競爭力外,也頗為認同協辦單位文策院「選節目」的心情: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不只篩選出好節目,更著重後續的推廣,共同讓好的科藝作品影響社會氛圍。
參與複審試演的包括「新秀組」《被消失的日常》(田子平 x 郭子耘),探討疫情時代人們與視訊監控、窺視的議題;結合偶戲與AI的《她的共感日記》(王菩生、陳薏先、吳尚芸);《地帶》(薛祖杰)使用手機與個人的移動,企圖實現「每個觀眾都有感測器」;《無人知曉》(蕭景馨X謝賢德X洪翊博)則運用街舞舞者的律動與音樂、感應科技相映成趣。
「競技組」的《星際小孩》(煙花宇宙數位音像工作室)奠基於未來的2049年,有關「第一位在月球誕生的小孩」的種種想像;《失重計畫 III:摺疊震盪》(田子平)則展現,讓兩個舞者破壞「現代數位科技的象徵」──液晶螢幕的暴力美學。
複審試演會的評審陣容如下: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數位藝術基金會董事長黃文浩、牯嶺街小劇場館長姚立群、清華大學教授王文儀、OISTAT國際劇場組織執行長魏琬容、人力飛行劇團製作人張寶慧、空總C-LAB 臺灣當代文化實驗場科技媒體實驗平台研發企畫組主任蔡奇宏,以及「文策院特別獎」的評審文策院副院長張文櫻、文策院文化科技處處長李懷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