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藝快訊

台灣當代科技表演藝術環境樣貌的發展與未來想像

07

Oct
2021

*
引言人|邱誌勇整理|陳沛妤攝影|蕭登及


台灣當代科技表演藝術環境樣貌的發展與未來想像

  台灣科技表演藝術在當代藝術界的孕育,主要來自文化部政策推動的契機,並邀請廣藝基金會主持大型計畫,更促進數位藝術基金會的實踐毅力,這十年間已培養出許多重要的國際化創作者。此外,文策院的成立更激發跨領域文化結合的可能,可見各單位都期待科技表演藝術界的無限前景。然而,邱誌勇則提出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容易侷限科技藝術前期實驗過程的憂慮,更不斷反思科技語言與藝術人文思維的矛盾,讓他對科技表演藝術的未來技充滿期待卻也思考該如何協助。

*

邱誌勇|現任國立清華大學藝術學院科技藝術學士班教授,藝術中心主任。學術專長為新媒體藝術美學、科技文化研究與當代藝術評論。


科技表演藝術的推手

  2010年為「台灣科技表演藝術/科技藝術表演」元年,文化部科藝表演旗艦計畫成立之後,隔年即由廣藝基金會執行;廣藝基金會主辦第一屆超未來科技藝術節的隔年即與文化部合辦;更在同年首度與數位藝術基金會執行數位藝術節期間,由廣藝基金會提供第一屆「數位藝術表演獎」百萬首獎獎金。三股力量至今已邁向十年里程碑,培養出許多知名創作者如黃翊、周書毅、周東彥、謝杰樺、蘇文琪、王俊傑等,見證了台灣科技藝術表演的發展史。

2018年文策院推動藝文整併計畫,接手科技與表演藝術或與影視流行工業結合的多重可能性,藉此,希望由廣藝基金會繼續帶領科技表演藝術/科技藝術表演第二波的十年旅程。其實這十年來不斷探討大型節目製作是否會因累積的時間與經驗不夠長遠而漸漸萎靡,要求創作團隊每年產出大型作品並不容易,從黃文浩與王俊傑的創作經驗見證了一個好的中大型作品至少要兩到三年的創作時間孕育。時間壓力、環境場域的永續性與穩定性,以及扮演表演孵化機構角色彼此之間的關聯性,成為《科藝論壇-科技與表演藝術的人文思路》最主要的子題之一,亦即「構築表演碰撞科技的實驗孵化環境」。

 

資源有限與跨領域溝通

  縱使公部門或機關單位提供藝術家創作補助,但成果對藝術家而言往往是懲罰性補助的感受,例如藝術家需要100萬的成本卻只獲得80萬的補助。更甚之,2009年的資料顯示,光是15分鐘的科技藝術表演就需要100萬的製作成本,這也成為創作過程中最大的阻礙。此外,表演需要仰賴展演館舍的營運狀態與生態,無論是哪一個館舍邀請的藝術家,統計下來的同質性較高,亦顯現出科技藝術圈的侷限性,有8-9成的藝術家都來自台北藝術大學新媒體系所,可見無論是經費成本與環境資源上,對於科技藝術表演的培育、發展與創新,都有更多空間思考多元可能性。

除此之外,科技藝術表演最重要的是團隊之中的藝術與人文精神,也是論壇下午場的討論子題「探尋科技結合表演的人文精神」。邱誌勇進一步分析現階段在籌組優良團隊中,往往來自台灣在不同領域最具代表性的創作者,所面臨的卻是跨領域的溝通障礙與彼此間的摩擦。藝術家與科技人該如何溝通成為最重要的環節,並牽涉到跨領域的語言轉譯,更間接影響到觀眾對演出成果所反思的科技與藝術比重性。
 

對科技表演藝術未來的提問

  近年來幾乎所有鄉鎮,從中央到地方單位所舉辦的各展會中,都曾提出「我們要科技」的口號。科技到底是什麼?若過去十年間已把科技介入劇場、表演與展演之中,那麼下一個十年關於科技藝術表演創作的文化底蘊,應該要是什麼樣貌?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