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創音樂劇系列專題

戲樂台灣2020|台灣原創音樂劇系列專題 《第四樂章:原創音樂劇大時代》

22

Jan
2021

*
文|陳茂康 圖|廣藝基金會

戲樂台灣2020|台灣原創音樂劇系列專題
《第四樂章:原創音樂劇大時代》


  自2014-2015年以降,台灣原創音樂劇進入了製作繁盛的大時代,不只投入音樂劇製作的團隊增加,音樂劇目的演出期拉長、場次增多、製作數量提升,許多場館也將音樂劇作為重點發展項目——從音樂劇製作徵件、團隊駐館、舉辦音樂劇節,到講座交流、人才培訓、創作扶植、階段發表等。品質與數量的顯著升級,吸引更多觀眾入場,造就音樂劇盛世。

2014年,再拒劇團成員組成子團「前叛逆男子」製作BL搖滾音樂劇《新社員》,引起許多關注,除了以男子戀愛(Boy’s Love)為主題,促使許多同好進場觀看,粉絲的瘋狂支持,造成一股排山倒海的好評聲量。2016年,臺北表演藝術中心舉辦音樂劇人才培訓計畫,同年,廣藝基金會也在新北藝文中心舉辦「華文原創音樂劇節」及音樂劇創作比賽。

隔年,臺中國家歌劇院也啟動音樂劇演出企劃,預計在每年夏天邀演國內外大型音樂劇目,與台北的各大場館分庭抗禮。所謂大時代,一方面在於製作數量、演出場次、票房銷售,以及各方投入的資源比例較過往大幅增長;一方面也代表著新世代、新團隊、新題材、新型態的培育和誕生。

*

刺點創作工坊藝術總監:高天恒/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刺點創作工坊藝術總監高天恒,大學修習劇場並以導演畢業——他的畢業製作《天堂邊緣》,即是以2004年王友輝編寫的原創音樂劇為本;而後進入師大表演藝術研究所,隨果陀劇場梁志民導演學習,繼續深造「音樂劇導演」這條路。

長年學習音樂加上專業的劇場訓練,自然對於製作音樂劇有所憧憬,也有他自己的理想。經過大大小小各種規模的演出經歷、劇場內外不同場域的製作嘗試,高天恒擅長從零開始原創編導,思慮的重點在於這一次「音樂風格要玩什麼、舞台與觀眾的關係是什麼」,憑著豐富的經驗做些「不一樣的東西」。

刺點與高天恒的許多嘗試,往往是從小型演出開始一部部累積實驗。例如,他多次執導的原創作品《再一次,夢想》,故事以高天恒與母親的真實互動出發,從戲劇劇本改編成音樂劇本,「再從三十分鐘的版本,做成兩個小時的版本,經過九年的持續創作。」

在參演烏鎮戲劇節的作品《怪物》中,他嘗試將皮影戲偶與演員同台,其後在音樂劇《跟著阿嬤去旅行》裡也繼續推進這層合作,讓角色得以穿梭在現實世界與書中奇想,利用不同技術媒材,創造令人耳目一新的音樂劇作。

2018年,刺點創作工坊主導舉辦「大城小肆音樂劇節」,邀請其他三組表演團隊,在同一個空間內帶來各自曾搬演過的音樂劇作品。高天恒自己也將曾在師大呈現的《電梯》一作,改寫為沉浸式音樂劇演出,藉由觀眾的介入互動,使劇情走向不同的發展與結局。

「百老匯的音樂劇作品,進入這個世代也已經有了改變。」高天恒在工作之餘也抽空前往紐約,在短時間內觀看多部音樂劇作,更新創作養分,同時也進行分析和反思「題材多著眼於小人物生活,也常融入別的作品元素;舞蹈動作則是從戲劇肢體動作轉化延伸。」

今年,他也將之前作品《幕後傳奇──苦魯人生》再製發表3.0版本,試圖將其所觀察到的創作與呈現方式,重新導演、再次實驗。對創作充滿熱情的高天恒,自陳是一個「喜歡做喜劇」的導演;從他作品經歷也可以看得出來,他是個想法多端卻也懂得穩紮穩打的創作者。

類似像《苦魯人生》這樣的音樂劇作,從劇場人的生活經驗出發,也是個「讓觀眾和自己都能開心觀賞」的演出,更代表著刺點創作工坊與高天恒的個性。

*

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以「影集式」作為發想的音樂劇《不讀書俱樂部 ep.1》,2014年在台北雅痞書店上演,每場人數不到百人,演員在觀眾之間穿梭演出、演唱。以此為開端,張芯慈與團隊前進大邱國際音樂劇節,並組成CMUSICAL,而後也將作品搬進劇場,從一集拓展成了三集,2020年更授權翻拍網路劇,成為一個從劇場作品開始的全新IP。

張芯慈出身音樂學系,2011年在一次韓國旅途中,一口氣看了多部音樂劇,「當時我不會韓文,卻發現音樂劇這個表演形式——它雖然是一個戲劇演出,但是在音樂的幫助下,可以跨越語言——即使聽不懂仍能理解劇情。」而後以交換學生的身份前往韓國讀書,默默在心裡認定:這或許是長年學習音樂的她,可以嘗試努力的方向。

投入音樂劇的製作,起因於張芯慈想與喜歡的演員們一起合作,然而最初「我其實對於怎麼樣創作音樂劇歌曲,並沒有很明確的概念和想法,純粹是很直覺的嘗試。」張芯慈說,交換學生時期在韓國看的無數作品、課堂練習,變成她的「創作養分」——曾經看過演出如何處理歌曲、在課程中分析歌曲如何被演繹——然後「一點一點,用自己想像的方式,試著去創作。」



2016年,由陳品伶演出、張芯慈作曲的獨角音樂劇《焢肉,遇見你》獲得廣藝基金會音樂劇創作比賽首獎,同年也在牯嶺街小劇場完成首次製作演出;2017-18年,他們持續創作、巡演,作品更趨完善,觀眾與粉絲也逐年增加,更榮獲台北市傑出演藝團隊之一。

2019年的大型作品《傾城記》,邀請韓國導演、編舞和歌唱指導來台工作,與演員進行長時間的訓練、排演,「做了幾個作品之後,可以感覺到,自己因為沒有太多音樂劇的創作訓練,必定會遇到一個瓶頸:我已經將我懂的、我會的,全都做過了——這時候就需要外在的刺激。」

*

C MUSICAL製作藝術總監:張芯慈/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張芯慈坦言,韓國音樂劇創作者的優勢,不僅在於紮實訓練背景,更在於他們具有為數龐大的實戰經歷。「他們知道如何閱讀一個劇本、如何以音樂劇的方式呈現,在舞台上又如何達成效果,使這些處理能變成『有效的』。」

透過合作,張芯慈了解韓國音樂劇工作者對於作品的要求標準,也看見台灣的音樂劇演員們完成訓練所付出的努力,並將這個經驗用身體牢牢記得。2020年的新作《我的上海天菜》,也再次邀請新的韓國導演與編舞組合一同工作,繼續以台韓合製的模式,邊做邊學。

台灣的原創音樂劇,從起步的實驗到確立方向的革新進化,從且戰且走的個別巡演,到一次性規劃的長期演出,由藝文創作走到商業娛樂,人們的想像不同,理想各異其趣,作品亦繁花齊放,更顯爭奇鬥豔。

未來,正在進行中,正如張芯慈所言:「每一個作品,都應該是一個可以被市場接受、持續演出的——這個作品才有它真正的價值。」這,即是音樂劇的生存之道。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