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原創音樂劇系列專題

戲樂台灣2020|台灣原創音樂劇系列專題《第三樂章:原創音樂劇再進化》

15

Jan
2021

*
文|陳茂康 圖|廣藝基金會

戲樂台灣2020|台灣原創音樂劇系列專題
《第三樂章:原創音樂劇再進化》


  約2010年前後,台灣原創音樂劇的發展環境,有了不少變化與進化:以培育音樂劇人才為目標的表演藝術研究所成立、向國外購置版權的移植作品上演、中小型創作發表、音樂劇劇團的組成等,熱鬧非凡,活力十足。此篇文章,將以三組創作團隊作為案例,細觀其中三位藝術總監的經驗與背景,如何影響他們在創作音樂劇時的想像。

躍演劇團成立於2007年,當時,曾慧誠甫自紐約返國,研究所攻讀音樂劇表演的他,原先為了自己的演出發表,創辦劇團;後來,因為協助創團夥伴製作音樂劇《喜樂社區》充當導演一職,憑著對於音樂劇呈現概念、製作方法的熟悉,即獲音樂時代劇場藝術總監楊忠衡之邀,開啟了他的音樂劇導演之路。

*

躍演劇團創意總監:曾慧誠/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放下在百老匯的演員之路,「回到台灣,最重要的原因是,我發現『文化』的本質,是音樂劇裡非常重要的東西。」曾慧誠說,在美國,身為音樂劇表演者的他,已體認到,文化,其實是最大的隔閡——「當我們不了解音樂劇的時候,會誤以為那是一種形式:我們一直以為是這個形式在作祟,」曾慧誠認為,差異不在於音樂劇的表現方式,而是本質:作品的創作環境、作者處理的當代課題,所選擇的文字,其中富含的感情和意義,即使按照樂譜與劇本「照本宣科」,實不能體現「這個作品所表現的文化淬煉」。

在《隔壁親家》與澎恰恰相識,進而從澎哥口中得知了《釧兒》的故事梗概,這個多年來被各方拒於門外的題材,也因為曾慧誠與尚禾歌仔戲團、與梁越玲老師的相識——他跟著戲團走向外台、深入理解台灣傳統戲曲,並合作「以音樂劇製作方法呈現的歌仔戲演出」——而奠定了往後製作《釧兒》的基礎。自稱有個音樂劇「腦」、承載西方音樂劇製作精神的曾慧誠,在歌仔戲中找到了我們引以為傲的文化:「這就是我在紐約看不到的東西!這些經驗讓我發現,音樂劇之所以會流行、會動人,他所創造的共鳴不在於形式,而是作品跟文化、跟人的緊密結合。」
 


*

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呂柏伸/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呂柏伸在2003年接下台南人劇團藝術總監一職,他承繼葛羅托斯基一脈,期待演員能更接近 total actor的狀態:「當時是想像有一批全能演員,他要有肢體、有聲音的表現能力,各方面的能力都很好。」呂柏伸回憶,「我在劇團做的第一齣戲是希臘悲劇《安蒂岡妮》,呈現方式著重音樂性,例如使用恆春民謠讓歌隊與角色的對話,多以歌唱呈現。」台南人劇團在這段時期的作品,具有許多顯著特色:台語改編與音樂運用——例如馬克白的女巫吟唱、羅密歐與茱麗葉的現場搖滾樂團等。

2007年呂柏伸在中山大學帶領學生嘗試製作《美女與野獸》音樂劇;2009年,則在台灣大學與王希文、蔡柏璋一同開啟了《木蘭少女》的首次製作。即使過去的作品有許多「音樂劇場」的特質,但是「我對於音樂劇的想像,反而還是如同倫敦、如紐約的百老匯作品。」呂柏伸在意的是作品本身的構成:角色為什麼要唱歌、音樂怎麼幫助劇情推進,這些音樂劇的基礎,「對我來說,還是在說一個故事、一個人的故事或一群人的故事,只是在說故事的時候運用歌舞形式來表達。」他與王希文和蔡柏璋的理念相仿,《木蘭少女》也就是在這樣的目標之中,一步步嘗試成型、而為經典。

近年,台南人劇團開始全新的「莎士比亞音樂劇演出計畫」首先規劃四齣以「愛情」為主題的作品,起初以編制較小、設計簡單為製作目標,旨在投入華文音樂劇的巡演市場。2018年首演的《第十二夜》談愛情的瘋狂,將場景移至三○年代的上海灘,並邀請柯智豪擔任作曲、以爵士入樂;2020年則重新改寫《仲夏夜之夢》,大膽玩轉角色性別,呈現愛情的嫉妒。這兩齣作品的演出期都拉得相當長(《第十二夜》從2018起連演三年),呂柏伸認為,這雖然耗時耗力又耗錢,但整體製作的完成度有相當大幅度的提升與進步,演員與角色、與樂團的互動更加熟悉緊密,「玩開了」之後,一切放鬆且游刃有餘,作品也因為多次地復排而更加精緻。
 


*

天作之合藝術總監:冉天豪/圖|廣藝基金會提供

 

  2013年,天作之合劇場成立,由冉天豪擔任藝術總監,除了專以「音樂劇」作為劇團發展方向,更強調要成為「娛樂選項」之一 —— 如此一來,他們的競爭對手已不再是藝文演出,而是電影、演唱會,甚至線上串流影音平台。冉天豪定調「我們想要做的就是商業劇場」,既然要講商業,那麼一方面需要考慮製作成本——演出場次必須達到一定數量;一方面則要衡量作品與票房之間的關係——必須製作廣受歡迎的演出。「這是一個選擇,做商業劇場跟做藝術作品,他們的終極目標有一點不一樣。」冉天豪說,「當然藝術的修為是我們的底線,但我們非常、非常在意此時此刻的一般觀眾,想要看到什麼。」

演出場次增加,表示演職員、製作人力可以長時間投入其中,保障作品品質,也確保穩定收入;想賣更多票,就要將重心放在商業行銷,讓更多人知道的同時,能讓更多人喜歡。「百老匯為什麼會成功——他是一個健康的商業劇場模式。」冉天豪說明,「在健康的狀況下,商業作品才有可能做得好,劇團有回本、有賺錢,有能力把製作期拉長;觀眾才有機會用票房來肯定你,讓觀眾二刷、三刷。」

他們各自從擅長的音樂劇製作、音樂劇構成、音樂劇發展三方著手,也引領台灣原創音樂劇進入全盛的進化期,更刺激了許多創作者投入其中。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