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聞Nov 20,2025
自2013年啟動的阮劇團「劇本農場計畫」,至今已邁入第十二年,持續由資深劇場創作者王友輝擔任主持人,培育亞洲新銳劇作家,並累積超過二十部實體出版劇本。今年「劇本農場XII」以「戰火 × 懸疑 × 癮」為主題,推出三部讀劇作品《放羊記》、《粉骨碎身》與《海王星逆行》作品以銳利敘事與多元形式,探討個人與家族、歷史與當代之間的矛盾與束縛,引領觀眾直面內心深處的共鳴。

藝聞Nov 19,2025
躍演劇團原創經典《釧兒》迎來十周年,今年以全新旗艦劇院版重磅回歸,將於11月22日至30日在臺北表演藝術中心大劇院演出。

藝聞Nov 18,2025
想要看戲,只要打開手機,就能坐上第一排。由廣藝基金會主辦的第三屆《雲舞台獎》線上影展,即日起至11月30日在線上展開,邀請觀眾穿越地理與時間的距離,在雲端看見台灣表演藝術的多元樣貌,影展集結音樂、音樂劇及戲曲、戲劇、舞蹈與跨界等五大類別的入圍佳作。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強調,今年雲舞台系列活動主推「S2S」(Stage 2 Screen)「舞台直通螢幕」新概念,為一般大眾加開欣賞表演節目通道,打造更多元的未來表藝新生態。因此AQ 廣藝誌同步推出「雲端劇場全球巡禮」專題,第一站,帶大家走進英國國家劇院(National Theatre)的線上串流服務——National Theatre at Home。National Theatre at Home 於 2020 年疫情期間正式上線,並不是臨時應變,而是英國國家劇院長達十多年數位深耕的成果。早在 2009 年,英國國家劇院便推出「NT Live」,將倫敦現場演出同步播映至全球影院;疫情來襲、劇院被迫按下暫停鍵時,高規格的劇場錄影素材順勢轉移到雲端,發展成獨立訂閱平台,成為延續劇院使命的重要出口。在收費模式上,採每月訂閱或年費制,訂戶可無限觀看平台上所有節目,月費為 9.99 英鎊(約新台幣 400 元),年費則為 99.99 英鎊(約新台幣 4,000 元)。平台也提供單片短期租借,三天約新台幣 310 元,支援電腦、手機、平板與智慧電視等多種裝置,真正落實「在家就是劇院」。劇目橫跨經典與當代,從莎士比亞、契訶夫、易卜生、到新創原著作品一應俱全,包含改編自經典電影《彗星美人》的《All About Eve》,以及改編自暢銷同名小說的《少年 Pi 的奇幻漂流》(Life of Pi),這些作品皆收錄於 National Theatre at Home 片單之中,讓戲迷得以在線上暢遊眾多好戲風采。更吸引劇場愛好者的是,National Theatre at Home 還附有幕後花絮,包括演員訪談、導演解說、排練片段等內容,彷彿手握劇院 VIP 通行證,得以深入認識專業團隊打造一齣戲的過程與舞台魅力。點開官網的「Coming Soon」頁面,預告近期將上線的作品,自 11 月 25 日起播映的《GOOD》,被重新詮釋為一部節奏凌厲的政治寓言劇,另一部備受矚目的作品是音樂劇《Next to Normal》,預計自12月2日起於平台播映。作品以家庭、疾病、失落與哀傷為核心主題。 在 National Theatre at Home 首頁,亦設有「Top 10 this week」(本週 Top 10)選單,彙整當下受歡迎、討論度高的十部作品,讓觀眾不用苦惱從何看起,一鍵就能跟上國際劇場熱潮。近期榜單上有《The Brightening Air》、《Present Laughter》等口碑之作,也有經典名劇的新世代演繹,例如《慾望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奧斯卡金獎導演丹尼.鮑伊執導、班尼迪克.康柏拜區主演的《科學怪人》(Frankenstein),以及由雷夫.范恩斯詮釋莎劇名作《馬克白》(Macbeth),都成為觀眾入門平台的絕佳起點。對台灣觀眾來說,National Theatre at Home 像是一扇窗,讓我們得以貼近世界頂尖劇場現場的節奏與討論;回到台灣,第三屆雲舞台獎線上影展正以同樣的 S2S 精神,讓本土創作者的作品在雲端被看見、被反覆咀嚼、被更多人珍藏。即日起,只要按下播放鍵,就能讓藝術成為日常的一部分。第三屆雲舞台獎線上影展觀賞連結請上 YouTube「雲舞台 The Cloud Stage」頻道:https://www.youtube.com/@Thecloudstage/videos(圖片取自National Theatre at Home Faecbook)

藝聞Nov 14,2025
第19屆國際蕭邦鋼琴大賽決賽結果日前揭曉,台裔美籍鋼琴家陸逸軒榮膺首獎,在新聞媒體、網路社群掀起一片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