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人劇團推出的《Reality No-Show》─改編自真實故事,原班人馬回歸,8月28至31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登場。劇照攝影:李建霖。 在社群媒體演算法無所不在的當代,如何辨識「真實」與「虛構」的界線?台南人劇團推出的《Reality No-Show》─改編自真實故事,2023年首演十場後,今年原班人馬回歸,8月28至31日於臺北表演藝術中心登場,以更成熟的表演與創作能量,挑戰觀眾對劇場的感知與想像。
本作曾獲廣藝第四屆《表演藝術金創獎》金獎肯定。劇情結合「戀愛實境秀」、「出租情人」、「情境喜劇」、「平行宇宙」等多條敘事線,以Zoom In、Zoom Out的結構交織出多組人物故事。每個角色都承載「虛構真相」的命題,劇情不斷翻轉觀眾對真實的理解,帶領思索社群時代的真假交錯與人際互動。
演出陣容包括王宏元、李少榆、崔台鎬、張家禎、曹瑜(哈利)、凱爾、買黛兒.丹希羅倫與謝孟庭等八位演員,展現群戲張力。編劇蔡柏璋也親自參與演出,並透過歌曲深化角色心理與故事層次,使觀眾在劇情與音樂之間感受角色情感的脈動。
相隔兩年再上演,導演呂柏伸表示,劇本結構未做更動,排練過程中,他與演員更深入探索角色細節,協助演員找到內在情感的流動。今年的版本比過去更細膩。他也提到,針對蔡柏璋的劇本文字節奏進行微調,使語言更流暢、張力更強。
談到重讀劇本的感受,呂柏伸認為,社群媒體的自我展示早已成為生活常態,也帶有強烈表演性。兩年間,這股現象非但未減,反而愈演愈烈,使得《Reality No-Show》仍蘊含豐富的思考空間。
首演班底的回歸也帶來更多創作能量。呂柏伸指出,演員之間的默契與即興能力是作品的一大亮點。部分片段保留即興元素,演員會依觀眾反應即時調整,使每場演出都獨一無二。他相信即使看過首演,今年的觀眾仍會被舞臺上的即興火花所驚艷。
呂柏伸強調,《Reality No-Show》的魅力不僅來自劇情翻轉,更在於演員自在的舞臺表現。當演員放鬆,戲劇更具張力與驚喜,帶來意料之外的轉折,正是創作團隊最初的企圖與期待,呂柏伸也期待演員在台上盡情飆戲,展現即興的魅力。
究竟什麼是真相?觀眾是否真會追根究底?《Reality No-Show》邀請觀眾進入真假交錯的旅程,在劇場中體驗社群時代的人性多重層次與劇場魅力。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