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Taipei Master Academy Festival,簡稱TMAF)今年已邁入第七屆,不但創下開設以來最多件報名數量,更有許多學生在國際賽事獲獎或考取知名樂團,逐漸建立國際聲量。今年來自全世界頂尖樂團的師資,從7月27日起便來台與本屆學生們一同排練及演出室內樂及管弦樂團音樂會,並且在知名義大利指揮家路易西(Fabio Luisi)的帶領下,將在本週五於台中國家歌劇院、週六於高雄衛武營音樂廳,以及週日在台北國家音樂廳,連續三日帶來「2025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交響音樂會」,用華格納《黎恩濟》序曲、理查・史特勞斯《提爾的惡作劇》以及柴科夫斯基第六號交響曲《悲愴》,展現他們兩週來密集訓練的成果,並且在師生比肩登台、共同演出的安排下,呈現最高水準的音樂表現。
▲TMAF藝術總監詹曉昀 TMAF藝術總監,同時擔任紐約大都會歌劇院管弦樂團首席的詹曉昀表示,在越艱難的時刻,就該更追尋超越種族、國家、意識等的音樂藝術:「理當來講,這是所有的教育型音樂節都該做到的事,但往往會因為一些因素而不一定能達成。但在TMAF,我們真的體現了這點。」一起創造純粹的音樂表現,創造出前所未有的藝術高峰,是TMAF全體師生的共同目標,詹曉昀更提到前幾天他在彩排時,看到兩位學生為了練習某段快速音群而笑開懷:「我跟其他老師說,希望他們永遠不要忘記這樣子的感受!」
本次受邀擔任指揮,同時也是現任美國達拉斯交響樂團音樂總監,以及丹麥國家交響樂團與東京NHK交響樂團首席指揮的路易西則提到,今年的TMAF學員有他先前認識的義大利年輕音樂家:「而他告訴我,這兩週是他目前人生最棒的兩週!」
路易西認為這些學員目前正在學習過程裡最關鍵性的階段,而TMAF的設計正可以幫助他們形塑音樂家的養成:「他們的表現都非常好!我的排練要求都可以立刻得到很棒的回應。」同時,路易西也說到自己的選曲是用「難度」當出發點:「當然要有一定的難度,才可以達到訓練效果!華格納是相當宏大的和聲線條、理查・史特勞斯則是相當具有個性色彩的表現,加上柴科夫斯基《悲愴》是極度浪漫的旋律展現,三首都能給予很好的學習經驗。」最後他也祝福今年進入第七屆的TMAF,未來可以達到「七乘七」的屆數,長久舉辦下去。
▲來自全世界知名樂團或音樂院的18名頂尖音樂家,一同與TMAF學員共創音樂。 在路易西與詹曉昀之外,今年音樂節師資還包括達拉斯交響樂團首席亞歷山大・卡爾(Alexander Kerr)、克利夫蘭管弦樂團第二小提琴首席史帝芬・羅斯(Stephen Rose)、耶路撒冷弦樂四重奏中提琴家歐利・卡姆(Ori Kam)、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大提琴首席拉斐爾・費格羅亞、洛杉磯愛樂大提琴副首席洪本倫、紐約愛樂低音提琴首席堤莫西・柯布(Timothy Cobb)、克里夫蘭管弦樂團長笛首席約書亞・史密斯(Joshua Smith)、洛杉磯愛樂單簧管首席波里斯・艾拉赫維德揚(Boris Allakhverdyan)、芝加哥交響樂團低音管首席凱斯・邦齊(Keith Buncke)、小號首席伊斯堤邦・巴塔揚(Esteban Batallán)、紐約愛樂長號首席喬瑟夫・阿雷西(Joseph Alessi)、紐約大都會歌劇院法國號首席艾瑞克・洛斯基(Erik Ralske)、英國市政廳音樂學院教授戈登・杭特(Gordon Hunt)、科隆音樂大學及克倫伯格音樂學院小提琴教授米哈埃拉・馬丁(Mihaela Martin)、日本桐朋音樂學院弦樂主任原田幸一郎,以及任教於寇蒂斯、茱莉亞音樂學院的臺裔旅美中提琴教授黃心芸等,共計18位國際知名音樂家。他們也會一同在交響音樂會裡登台,與TMAF學員一起創造美好的音樂回憶。
自2019年創辦至今,TMAF已經獲得了許多來自優秀校友的好消息,每年都有新的佳績傳來。包括小提琴家吉田南(MINAMI)繼榮獲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國際小提琴大賽第三名後,今年亦在西貝流士國際小提琴大賽獲得亞軍,還有中提琴家景翔歆獲聘費城管弦樂團中提琴團員等,許多校友都在國際樂壇持續發光發熱。今年的學生陣容來自世界各地,陣容堅強。
執行長陳則言表示:「我們持續吸引更多來自世界各地的學生,尤其今年報名比例創新高的情況下,學生個別能力又皆十分出色,教師群在選擇時,其實相當掙扎,這幾天的排練,你會有預感這會是一場非常有火花的演出。很開心的是,我們最後一場臺北場的巡迴近乎完售,音樂家們也相當期待。」
「2025台北大師星秀音樂節交響音樂會」將於8月8日(五)晚間7點半於臺中國家歌劇院大劇院、8月9日(六)下午3點於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音樂廳,以及8月10日(日)晚間7點半於臺北國家音樂廳演出,購票請洽。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