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聞

【AQ帶你看】傳藝金曲劇展《感謝公主》重返舞台 融合古典與現代的歷史思

24

Jul
2025


窮劇場與江之翠劇場攜手創作的《感謝公主》,攝影:李建霖/臺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人生的某些困境,或許無法撼動世界分毫,卻足以將個人生命翻攪得天翻地覆。由窮劇場與江之翠劇場攜手創作的《感謝公主》,7月25至27日在臺灣戲曲中心演出,以跨時空的敘事編織出宋代忠臣與近代政治犯的雙重命運,呈現人在歷史洪流中進退維谷的精神掙扎。

本劇榮獲第35屆傳藝金曲獎評審團獎,也是台新藝術獎歷來首部奪下年度大獎的傳統戲曲作品,改編自宋元南戲《朱弁》。這次演出為國立傳統藝術中心首度策劃「傳藝金曲劇展」之一,展現戲曲藝術的當代表現力與時代精神。

故事從一封來自未曾謀面外公的家書展開,一名女孩意外揭開家族的祕密,她的外公老鄭,曾在1950年代參與地下革命組織,卻因受刑逼供而投誠,最終淪為政府線人。而交織的另一條敘事線來自宋代大臣朱弁,被金國扣為人質16年,始終堅守忠義,不降不屈,卻也因此贏得雪花公主的傾心與婚嫁。

全劇融合南管、梨園戲與當代表演語彙,在舞台上構築層層歷史虛境。導演高俊耀指出,歷史經過不同角度詮釋後,會得出不一樣的視角與觀點,透過《感謝公主》探討歷史如何形塑記憶,以及認同如何隨著時代變遷而轉變。

演員洪健藏分享,這部作品最令他有共鳴的是「變」。這幾年世界劇變,而劇中不只提及五、六十年前的台灣,更回到宋代時期。高俊耀的編創不只呈現「變」,而是細緻描繪「變如何影響人」的過程。

演員李尉慈則談到,從劇中獲得最深的感受是「感謝」,期盼觀眾看完之後,能帶著思考離開:我們在感謝什麼?又該感謝誰?她補充,這部劇每次演出都會在不同時空中「長出新東西」,近期從馬來西亞演出返台,相信七月在戲曲中心的版本,又會有新的驚喜。

《感謝公主》透過南管悠揚的吟唱、梨園戲細膩的身段與現代表演語彙交錯展演,打破傳統框架,創造沉浸式的觀演體驗。像是一封橫越千年的書信,引領觀眾穿越歷史迷霧,在忠誠與背叛之間,重新凝視個人抉擇與時代傷痕的心靈旅程。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