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聞

【AQ帶你看】打擊樂雙星閃耀國家音樂廳 戴含芝.高瀚諺獨奏會《Inception》登場

28

May
2025


朱宗慶打擊樂團新星崛起,戴含芝、高瀚諺6/5啟動獨奏家生涯,圖片由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圖片由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想像一下,鼓聲如心跳,木琴似山嵐,展現一場音樂的夢境!來自朱宗慶打擊樂團第三代的團員戴含芝與高瀚諺,6月5日攜手登上國家音樂廳,帶來打擊樂獨奏會《Inception》,用震撼的節奏與動人的旋律,帶領觀眾進入聽覺冒險。

音樂會名稱《Inception》的靈感,戴含芝、高瀚諺提到兩個意義,其一是Inception代表起點、開始,象徵兩人演奏生涯的里程碑,創作風格的全新啟航。另一靈感來自電影《全面啟動》,以潛意識旅程為概念,用擊樂帶大家從意識的萌芽潛入思想的深層,彷彿在心中種下一顆靈感的種子。每一擊鼓聲、每一道琴音,都在訴說新的開始。

這場音樂會帶來兩首全新創作,盧煥韋為戴含芝創作的〈綻放〉,以及高瀚諺親自創作的〈起源與傳說——大武山之詩篇〉。〈綻放〉特別之處在於整首作品皆以徒手演奏,不使用鼓棒或琴槌。戴含芝指出,這與個人博士論文探討「手的演奏技巧於現代擊樂作品中的發展」相呼應,也展現對於以雙手探索聲音表情的興趣與追求。



盧煥韋為戴含芝創作的〈綻放〉,特別之處在於作品皆以徒手演奏,不使用鼓棒或琴槌,圖片由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高瀚諺創作的〈起源與傳說——大武山之詩篇〉,靈感來自故鄉屏東的大武山,描繪壯麗山景、流動水聲與多變自然的作品。高瀚諺表示,一般較少見到為雙人六支琴槌所寫的協奏曲,因此作品無論是技術或音響層次,都突破以往。高瀚諺也強調,作為演奏者與作曲者的雙重身份,在創作過程中思考每個技巧的運用,並與戴含芝密切討論樂句、演奏方式,讓作品能從意象的發想化為切實地演繹。

戴含芝與高瀚諺都來自屏東,長年在朱宗慶打擊樂團共事,在團內歷經各式演出訓練,彼此熟悉對方的聲音語言,快速溝通、理解,對於高難度作品的詮釋非常重要。兩人風格互補,又能完美融合,碰撞讓人驚嘆的音樂能量,戴含芝擅長鼓類,帶來熱情節奏;高瀚諺專精木琴,旋律清晰動人。藝術總監朱宗慶指出,戴含芝沉穩有魅力,高瀚諺熱情又理性,兩人都能帶來讓觀眾目轉睛的舞臺呈現和獨特體驗。



高瀚諺創作〈起源與傳說——大武山之詩篇〉,靈感來自故鄉屏東的大武山,描繪壯麗山景與多變自然的作品,圖片由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Inception》全場曲目設計呼應主題,戴含芝、高瀚諺強調,風格從潛意識的刻畫到內心情感的釋放,象徵心靈的成長與覺醒,透過獨奏與雙人創作的交錯呈現,營造出跨越現實與幻想的聽覺氛圍,讓觀眾體驗一場屬於自己的心靈旅程。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