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聞

【AQ帶你看】藝術與你零距離對話! 新點子實驗場 四作品展現感官創作體驗

10

Apr
2025

兩廳院「新點子實驗場」拉近創作與觀眾距離,開啟表演藝術新篇章,攜手四位風格鮮明的創作者——楊乃璇、巴魯.瑪迪霖、曾彥婷、薛詠之,帶來四檔售票演出,以獨特語言回應當代社會,搭配十二場演後座談,讓作品生命在對話中延續,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

小事製作藝術總監楊乃璇以「老去」為題,推出新作《漚 少年 au siàu-liân》。用舞蹈探索身體的自然衰老與情感轉化,她以細膩肢體語言,呈現生命各階段的曼妙與力量,邀請觀眾一同咀嚼「老去」的哲學,轉化為智慧與內在的修煉,在7月4至6日於實驗劇場演出

蒂摩爾古薪舞集藝術總監巴魯.瑪迪霖以排灣族文化為根基,帶來演出《排彎動物園》,6月7、8日挑戰國家戲劇院大舞台,打破框架,將傳統排灣文化與當代語彙交融,編織出超現實的奇幻夢境。巴魯以細膩舞蹈語彙書寫排灣族的當代篇章,帶領觀眾走進視覺與心靈的雙重冒險。

測不準工作室創辦人曾彥婷攜手蔣韜,歷經多年田調,推出《煉丹場》,追溯台灣石化產業的歷史與影響。曾彥婷集結6位跨媒材創作者,以視覺、聲響、嗅覺與體感等多重感官體驗,構築沉浸式劇場,帶領觀眾探索石油化學如何滲透你我生活,於6月20至22日兩廳院實驗劇場獻演。

聲響藝術家薛詠之創立的不二擊聲音製造所,帶來《寄聲之廟》,以當代擊樂、北管、遶境氛圍與電子聲響交織,搭配廟埕田野錄音,構築一座「看不見的廟」。觀眾閉上雙眼,用耳朵參與虛實交融的慶典旅程,薛詠之展現跨域合作的經驗,讓作品成為聽覺與想像力的極致碰撞,6月27至29日實驗劇場演出。

除了四檔售票演出,「新點子實驗場」也推出六場階段性呈現讓觀眾走進創作初期,直接參與作品雛形,提供反饋,分別是:身體處方/莊博翔—迷因計畫《佇者》、吳璟賢《我的宿舍》、「壁」製作委員會《壁 Piah》、韓國亞洲文化殿堂✕臺灣國家兩廳院-温思妮《我們一直在創造歷史也一直在創造我們》、韓國亞洲文化殿堂✕臺灣國家兩廳院《亞洲重新測量計畫》計畫分享、洪唯堯《沒有派對》共六組階段性呈現,邀請觀眾在創作過程中扮演關鍵角色,透過即時回饋參與作品發展。

今年新點子實驗場以多元形式拉近藝術與生活的距離,讓觀眾走進劇場,與創作者共同開創表演藝術新篇章。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