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宗慶打擊樂團六月推出《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圖片由朱宗慶打擊樂團提供。 朱宗慶打擊樂團將於5、6月推出第二季音樂會《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這是繼2008、2011、2024年後第四度登場。今年的「五位好朋友」——大提琴、笙、小號、電吉他與電子人聲樂團,將首度與打擊樂團同台,顛覆傳統擊樂想像。樂團藝術總監朱宗慶表示,這次「新朋友」特別多,帶來新鮮感,而樂團不變的核心精神,是透過音樂讓觀眾體驗「一起演奏的快樂」。
朱宗慶指出,去年規劃《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時,想到許多還未合作的優秀音樂家,甚至超出一場音樂會的規模,因此決定今年再舉辦,讓這些音樂夥伴登台共演。該系列屬於打擊樂團的跨界演出,自創團以來已嘗試音樂、舞蹈、戲劇、科技藝術、文學等多種融合,累積豐富的合作經驗。
今年參與的「好朋友們」,包括灣聲樂團客座大提琴首席陳世霖,將與駐團作曲家洪千惠攜手改編皮亞佐拉經典曲目〈Night Club 1960〉與〈Fugata〉,展現探戈與大提琴的迷人魅力。臺灣國樂團笙首席陳麒米,將首演團員盧煥韋創作的《Lmuhuw 織》,以泰雅族文化為靈感,結合笙與打擊樂,帶領觀眾穿越記憶與音樂交織的世界。
小號演奏家侯傳安,將演繹美國作曲家內森.多特雷的〈Bounce〉,展現小號與打擊樂在古典與爵士間彈跳交錯的律動感。樂手AZeR吳欣澤則將以電吉他詮釋美國作曲家伊凡・特雷維諾的〈A Spiral Made of Wires〉,與打擊樂共創激昂震撼的聽覺體驗。金曲獎「最佳演唱組合獎」得主——電子人聲樂團「尋人啟事」,透過作曲家櫻井弘二改編〈聽見你看見我〉、〈一百種方式愛你〉、〈甩〉等原創作品,讓電子人聲與打擊樂碰撞出前所未有的音樂火花。
談及與電子人聲樂團「尋人啟事」的合作,朱宗慶表示,打擊樂與人聲、電子音樂的結合令人期待。過去樂團曾與聲樂家、合唱團合作,這次進一步探索電子人聲的可能性。他坦言,2008年首次推出這系列時,未曾想過有一天能與電吉他、電子人聲樂團攜手,這不僅展現打擊樂的無限可能,也映照台灣音樂這十幾年來的多元發展。
《打擊樂與他的好朋友們》巡演將從5月17日於國家音樂廳登場,接著6月7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以及6月8日高雄衛武營演出。朱宗慶期盼北中南觀眾感受這場音樂對話的魅力,並引用「有朋自舞台上來,實不亦樂乎」來表達對這場音樂會的熱切期待。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