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第二部曲,圖片由台中國家歌劇院提供 ©李佳曄 《我・我們》二部曲由排灣族編舞家布拉瑞揚、金曲歌后阿爆(ABAO)及視覺藝術家磊勒丹共同打造,於3月28至30日在台中國家歌劇院, 4月18至20日在國家戲劇院演出,帶領觀眾探索排灣族的壯年生命歷程。
布拉瑞揚舞團《我.我們》以三部曲製作計畫,詮釋排灣族文化pulima(手巧的人)、puqulu (智慧的腦)和 puvarung(心)的生命三階段;每個階段的「我」,都會以不同的方式和「我們」連結。
布拉瑞揚指出作品談的是35歲到55歲的生命階段,一切從腦、從心智出發,這年紀的人,往往是維持平衡的重要力量。他進一步表示,舞團成立以來主要以個人出發,這是首度有雙人舞;對舞者們來說是新的嘗試,8名舞者彼此之間配了無數次,有的刻意避免不要配對一起,有的從陌生到熟悉,布拉瑞揚期待舞者保留最初想用身體跟對方說的那句話,在舞台上呈現。
不同於第一部曲為每位舞者打造「主題曲」,這次阿爆邀請取樣採集聲響設計林志龍,為舞者建立專屬的「音效」,舞者形容自己像白紙、雕刻小刀、土地、血液流動,甚至山石崩落,多種五花八門的聲響都細膩地編織進音樂裡。
舞台設計由王孟超操刀,設計一大片蓋滿舞台的布,透過八個吊點升降,營造出如同山巒起伏的視覺效果,布面上有影像設計徐逸君轉化磊勒丹精心繪製的圖像。勒丹以古拙筆法繪製的人身形,表達身體的協調,在一個圓形裡放入兩個腦袋象徵平衡,用4個方形圖騰和向上飄的狼煙,象徵用腦的睿智。王孟超指出,布在舞台上的動態變化相當迷人,以燈光的巧妙運用,不同光影交錯,結合影像投影,為布帶來豐富的層次感,賦予更大的可能性。
整部作品來看,布拉瑞揚表示給舞者很大的空間,讓他們決定對演出的表達之外,期盼觀眾帶著開放的心來感受,把腦袋放空,開放更大的想像,從《我・我們》第二部曲去找尋屬於自己的連結。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