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劇場劇作《潮來之音》今年1月底首度進軍美國紐約,在蘇活劇院(Soho Playhouse)連演8場,圖片由曉劇場提供。 曉劇場劇作《潮來之音》2020年在臺灣首演後,巡迴歐洲多個城市,今年1月底首度進軍美國紐約,在蘇活劇院(Soho Playhouse)連演8場,成為該劇院首支臺灣演出團隊,藝術總監鍾伯淵強調,戲劇雖有語言限制,但透過文本、思想與多元手法,能讓世界觀眾感受到臺灣創作的想像力。
歷史悠久的蘇活劇院位於紐約曼哈頓,以「國際藝穗節安可系列」選拔優秀作品登上外百老匯舞臺。《潮來之音》憑藉2024年布拉格藝穗節的亮眼表現,獲星探評審團青睞,從英、美、義、印等12部劇作中脫穎而出,受邀赴紐約演出。
《潮來之音》由鍾伯淵擔任編導,以海嘯預言為起點,透過一位與盆栽為伴的男子、一位養貓的女子及一對女同性戀伴侶的故事,探討同志婚姻、代理孕母、寵物臨終等議題,以預言式敘事提醒人們珍惜當下,讓愛延續。
該劇在各國巡演中引發多元迴響,鍾伯淵分享,紐約觀眾對劇中的聖經意象特別有共鳴,例如臺詞提及「孤獨的動物上不了諾亞方舟」,現場觀眾發出驚嘆,並從中發掘幽默層次;相較之下,臺灣觀眾則感受沉重氣氛。在伊斯坦堡因涉及女同性戀議題,有觀眾激動離場,而立陶宛觀眾則熱烈支持,顯示議題在不同社會背景引發的討論,突顯文化差異與共鳴。
從愛丁堡到立陶宛,再從布拉格到紐約,《潮來之音》不斷擴展其足跡,今年初在世界表演藝術重鎮登場,對曉劇場意義非凡,鍾伯淵表示,把《潮來之音》帶到紐約劇場演出,讓團隊重新思考創作的初衷、表演藝術的本質意義。今年10月作品將到米蘭演出,持續將臺灣當代劇場推向世界舞臺,展現其獨特光芒。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