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效真(音樂文字工作者)
「THE FIRST TAKE」是日本索尼音樂娛樂於二0一九年十一月在YouTube推出的音樂頻道。它標榜以4K高畫質攝影和高品質錄音技術單次錄製,不允許重複錄製或後製編輯,讓音樂家在純白色的背景前展現最樸素而真實的一面。頻道成立以來,在THE FIRST TAKE出現過歌手包括日本本土的LiSA、YOASOBI、Aimer、北村匠海⋯⋯以及海外歌手艾薇兒、蔡依林、韋禮安、A-Lin⋯⋯等。然而在這些當紅的流行歌手群中,THE FIRST TAKE卻在二0二五年年初,一口氣推出鋼琴家藤田真央的兩支影片,這也是該頻道首度出現古典音樂家,顯得特別搶眼突出。
VIDEO 兩支影片曲目分別是貝多芬《熱情》奏鳴曲第三樂章與蕭邦二十四首前奏曲中的最後一首。對音樂家來說,這種一次性錄影錄音的演出本身就是心裡壓力大挑戰。尤其藤田真央是第一位在THE FIRST TAKE露臉的古典音樂家,他形容彈奏這兩首加起來不到十分鐘的音樂, 比起在紐約卡內基廳舉辦獨奏會還要緊張。但是這個長著娃娃臉的二十六歲鋼琴家,卻以他細膩而不失激情的詮釋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VIDEO 藤田真央一九九八年出生於日本東京。因為哥哥學鋼琴,三歲搬到山梨縣後,想和哥哥看齊的藤田真央也開始學鋼琴。幾年後,全家再搬到「冬天除了滑雪和彈鋼琴,幾乎沒有其他事可做」的長野縣。藤田真央每個週末搭新幹線前往東京上鋼琴課,直到十六歲進入東京音樂大學附屬高等學校。和大部分青年音樂家一樣,藤田真央也是從少年時期就開始參加各種音樂比賽,二0一七年的哈絲姬兒國際鋼琴大賽首獎與二0一九年的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銀牌 讓他打開國際知名度。
雖然到莫斯科參賽的主因是想和一九八六年重返莫斯科的霍洛維茲一樣,能站上莫斯科音樂學院大音樂廳的舞台上演出。但是比賽過程並不輕鬆愉快,而是很「恐怖」的事,尤其藤田真央自認為並不是以競技為樂的人。他的身高只有一百六十公分,爆發力或是雙手能跨越的音程都受到先天限制,因此藤田真央的音樂詮釋重點一直放在音樂的細膩度與音色美感上。然而在比賽的戰場上,注重細膩度與音色的參賽者,很容易被各種運動健將型對手帶來的感官刺激淹沒。然而藤田真央最後能拿下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第二名,意謂他在音樂細節和內涵的耕耘,還是受到評審們的留意和肯定。獲獎之後,國際演出邀約接踵而來,藤田真央終於可以高喊「我不要再比賽了」。二0二三年,一直與家人生活的藤田真央前往柏林,進入艾斯勒音樂學院跟隨與他音樂理念最契合的俄裔鋼琴家格爾施坦(Kirill Gerstein)進修。
在瑞士韋比爾音樂節結識鋼琴家普雷特涅夫,也對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後的藤田真央產生深遠影響。兩個人都屬於「小手鋼琴家」,而前輩對音色的極致掌控,還有違反一般傳統,大膽且充滿個性的詮釋方法讓他意識到「音樂不該只是遵循規則,而應該成為展現個人意志與創意的舞台」。音樂演奏之外,藤田真央多次與普雷特涅夫交談,討論音樂、人生、演奏⋯⋯等各種話題,發現在「看起來難以接近」的外表下,普雷特涅夫其實是一個觀察敏銳,對音樂充滿熱情的藝術家。藤田真央因而更堅信「音樂應該來自內在的需求,而非為了取悅別人」,從此更勇於大方表達自己的音樂觀點。
真正讓藤田真央引起愛樂者注意的,應該是他二0二一年在韋比爾音樂節演出莫札特全套鋼琴奏鳴曲,年底與索尼古典唱片 簽約並且錄下這套曲目。當唱片在一年後出版時,許多人被二十三歲的藤田真央表現出的音色、靈活觸鍵與豐富的動態變化大感吃驚。二0二四年下半年,藤田真央再度推出這張《72 Preludes》專輯,收錄蕭邦、史克里亞賓和日本作曲家矢代秋雄各別創作的二十四首前奏曲,結合他生長的日本與目前居住的歐洲文化,也呈現鋼琴前奏曲從浪漫時期到二十世紀的發展歷程。
VIDEO 蕭邦的二十四首前奏曲 啟發了無數的後來作曲家,包括俄國的史克里亞賓。史克里亞賓在一八八四年創作自己的二十四首前奏曲,不僅承襲蕭邦在前奏曲鋪陳的多樣鋼琴演奏技巧與調性架構,更逐步展現自己獨特的和聲與節奏風格。日本作曲家矢代秋雄在一九四五年,也就是十五歲的時候也寫下一套二十四首前奏曲。這是赴法國師從梅湘與布朗熱以前的作品,很明顯受到他所熱愛的法國印象派影響,展現出對鋼琴音色與和聲的敏感度,但是部分樂章帶有日本五聲音階的特質。藤田真央把這張唱片比喻成一場壽司饗宴:「如果蕭邦與史克里亞賓是基底的魚與米,矢代秋雄則是芥末,用量不多卻不可或缺,賦予整體料理特殊的風味。」
藤田真央的蕭邦詮釋偏向內省特質,相對於一般鋼琴家著眼的戲劇張力,他更注重呈現沉穩、細膩的一面,就像第十六首前奏曲。史克里亞賓作品豐富的音色變化與夢境般的氣氛,或是激情澎湃的戲劇性,的確很難不讓人想起他景仰的普雷特涅夫。矢代秋雄的作品則明顯有模仿法國印象派的痕跡,它要求輕盈的音響效果與豐富的和聲變化,這些正好是藤田真央最拿手的部分。以鋼琴仿日本傳統箏樂的第十八首前奏曲結合了印象派音樂的氛圍與東方音樂的空靈,效果讓人驚艷。
VIDEO 在目前出身鋼琴比賽的年輕鋼琴家中,藤田真央是個人語言非常強烈的一位。雖然對經營個人社交媒體網站的興趣不大,但是從二0二二年三月開始,藤田真央在日本《文藝春秋網絡增刊》開始連載專欄《指尖上的旅行》,以圖文分享他在音樂生活中的回憶與感受。能閱讀日文的人,不妨不定期上網看看這些用心撰寫的散文。其中不談什麼大道理,只有一個年輕音樂家樸素無華的真實生活感受。然而這樣瞹瞹內含光的人格特質,在許多鋒芒外露的西方音樂家中獨樹一幟,反而吸引到更多人的欣賞和喜愛。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