邁入2025,北藝中心以嶄新氣象開啟年度計畫,首次推出「北藝嚴選」系列,匯集五部如德國藝術家郭貝爾、法國編舞家夏瑪茲、南非藝術家威廉.肯特里奇、波蘭導演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以及鴻鴻與黑眼睛跨劇團等作品,涵蓋劇場、舞蹈、音樂與跨界藝術面向,企圖挑戰表演藝術的邊界,展現北藝中心劇場的獨特性。
郭貝爾利用北藝中心大劇院50公尺深的舞臺,為《每件發生了,還要發生的事》打造壯觀的舞台效果,靈感來自捷克作家奧雷尼克的《20世紀極簡歐洲史》、美國作曲家約翰・凱吉的反歌劇觀念及歐洲新聞台的節目「不予置評」,結合音樂、舞蹈、文本錄音及影像,呈現20世紀的大小事件,在沉浸式的場景中,觀眾能自行腦補和設定情節,探索過去與未來的交會。
《自由大教堂》是夏瑪茲任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藝術總監後的首部作品,他認為:「教堂不是自由的空間,劇院也不是;真正的自由空間只存在於心中。」,用舞蹈方式重新詮釋教堂代表的意義,將座位區移動到大劇院舞台上,觀眾近距離感受舞者的禱告、咒罵等細微動作,感受群舞激發的震撼。
去年北美館展出威廉.肯特里奇個展引起迴響與熱議,他的劇場作品《女先知》以希臘神話庫邁女先知為靈感,故事核心「你的命運將被揭曉,但你卻無法知曉。」道出人類對未知的恐懼與渴望,肯特里奇以素描定格動畫、動態投影、機械裝置與現場音樂,交織出視覺與聽覺的多重層次。
這次「北藝嚴選」唯一的台灣作品,由鴻鴻與黑眼睛跨劇團創作的《末日前的冬之旅》,重新編創舒伯特的經典歌曲《冬之旅》,不僅對經典致敬,也思考人類在面對末日危機時的內心世界。演出共兩種版本,一是古典原版,由男中音趙方豪演繹,台語爵士版由歌手林理惠與薩克斯風演奏家謝明諺編曲,鄭順聰轉譯的《冬之旅》歌詞,展現屬於臺灣的獨特風格。
盧卡斯.塔沃柯夫斯基聯手立陶宛國家劇院的《共和國》,首度打開北藝中心超級大劇院,嘗試打造充滿實驗性的烏托邦國度。在6小時的沉浸式體驗中,觀眾彷彿成為新國度「烏托邦」的公民,穿越結合展覽、表演、裝置藝術的狂歡派對,找到屬於自己的一方天地。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