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聞

【AQ帶你看】顛覆想像,挑戰控制的極限 北藝中心第二屆馬戲節登場

10

Dec
2024

邁入12月節慶氣氛,北藝中心迎接歲末年終,推出第二屆「馬戲節」,匯聚五檔當代馬戲節目,挑戰控制與失控的界線,凸顯馬戲演出的多元特色,從12月7至29日期間,讓觀眾一起走進當代馬戲的驚喜世界。
 
北藝中心行銷部經理黃文瀚形容,五部節目亮點是為了「控制狂」觀眾量身打造的百憂解,無論是精準表演特技、創新的物件運用,以及充滿實驗性的戲劇融合,探索表演者在無法掌控環境下的反應,體驗控制與失控的美妙張力。
 
法國當代馬戲團「銀河集會」的《超展開》,突破傳統的情境馬戲,舞台上的牆面倒塌或是地板移動,表演者必須即時調整平衡,應對不可預測的舞台變化,彷彿呈現紛亂的世界觀,也讓觀眾重新思考,在變幻莫測的環境中找到自我平衡。
 
另部作品由義大利演員安德里亞.薩魯斯特里帶來《保麗龍》運用輕盈難以掌控的保麗龍作為主要物件,隨著表演者的想法來表現各種狀態,保麗龍形同「舞者」,以球狀、顆粒、十字等不同型態展示各種「舞姿」,呈現柔和且深刻的哲學意境,將馬戲對身體及物件的控制推到極限。
 
《身為問題兒童的我,從一出生就成為這個美好世界的慢性病》由北藝中心2023年馬戲棚計畫延伸出來的自製作品,黃文瀚提到概念來自於健康檢查有套衡量的標準,延伸至人生、職場、課業面對,觀眾可以自由走動,感受表演者結合馬戲技巧與個人故事的真摯表達,演員面對標準、規則、框架時,在順服與抵抗之間,分享各自的不完美,觸動觀眾去思考自我和世界的關係。
 
此外,福爾摩沙馬戲團的《虛缺號》企圖在無法定義的空格框框中尋找意義,回應當代社會的多重議題,讓馬戲演出展現全新面貌。導演洪唯堯首度跨足馬戲領域,帶來《落地前六釐米》,透過馬戲與舞者的身體,加上大型機具、工業電扇、繩索等,在干擾狀態下展現混亂與失控邊緣的美,黃文瀚表示,這次馬戲節集結各種視覺奇觀的表演特色,期待觀眾在劇場中打開當代馬戲的想像,找到生活的安慰與啟發。

(首圖由臺北表演藝術中心提供,©林育全)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