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陳效真(音樂文字工作者)
在國際音樂大賽嶄露頭角,是青年音樂家向國際樂壇介紹自己最快的方法之一。但是得獎之後呢?以重要賽事平均三到五年舉辦一次的週期來計算,依我的判斷,如果得獎後五到十年內沒有交出耀眼成績單,以現在「江山代有人才出」的速度,新奇的保鮮期一過,比賽場上的豐功偉業,很快只能淪為老兵口中的當年勇。美籍華裔鋼琴家黎卓宇(George Li)就是一個在跑道將盡時,即時拉高機頭起飛的例子。
二0一五年與格紐沙斯(Lukas Geniušas)並列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 銀牌,黎卓宇如今已從當年二十歲意氣風發的青年,即將邁入而立之年。過去出版的「馬林斯基劇院音樂廳獨奏會實況」、「柴科夫斯基第一號鋼琴協奏曲、李斯特作品」,或是兩張線上專輯Sessions不是不好,而是在技巧之外,總讓人覺得個人音樂性與情感塑造與同儕一般,缺少出眾的臨門一腳。十年期限將至,所幸二0二四年出版新專輯「律動」交出一場張即時的成績單,證明黎卓宇有資格朝向藝術名家的路上邁進。
黎卓宇一九九五年出生於美國波士頓,父母成長於文化大革命時期的中國。移民美國後,身為科學家與會計的父母雖然自己無緣學習樂器,但是他們利用廣播讓孩子接觸音樂、欣賞音樂會。在親戚介紹下,他們讓大女兒跟著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移民美國前曾任北京中央樂團鋼琴家的楊鏡釧學習鋼琴。看著姐姐彈琴,黎卓宇也想學,於是他從四歲半到十二歲都在楊鏡釧門下,二00四年也在紐約向殷承宗學習三年左右。十一歲與業餘樂團演出貝多芬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時候,黎卓宇乍然覺得自己好像在音樂中找到一種奇特的共鳴。從那一刻起,他下定決心把「彈鋼琴」當成自己的終身志業。
雖然立志從事音樂工作,但是黎卓宇卻選擇在哈佛大學主修英國文學,同時在新英格蘭音樂學院師從卞和暻的雙學位課程,因為他認為文學能啟發自己更深入理解音樂。大一那一年,黎卓宇到莫斯科參加柴科夫斯基國際鋼琴大賽,一舉拿下第二名,是所有得獎人之中,唯一不是接受俄系訓練的選手。
「律動」是黎卓宇第一張全錄音室專輯,以「舞蹈」為主題。我覺得和過去最大的不同,在於更多細節的經營。除了細部表情處理之外,樂句間的連貫更有邏輯性,整體結構更加清晰。從《阿拉貝斯克》的細膩到《大衛同盟舞曲》中多變的表情層次,他對每首作品的情緒處理都達到了高度的平衡,展現出他對音樂的深刻理解與掌控力。
在《高貴與憂傷的圓舞曲》中,黎卓宇展現了出色的節奏感與動態音色處理,把拉威爾作品的多彩性詮釋得淋漓盡致。《彼得羅希卡》則是把音樂中角色塑造得生動鮮明,戲感十足,展現出極強的音樂想像力。可以說黎卓宇以前的音樂雖有彩妝,但是有點過於理所當然,現在則用工筆添加了許多豐豔的色彩,但又不讓人覺得矯飾和俗麗。這點可能得自恩師卞和暻的啟發。因為當年卞和暻曾提醒他,演奏音樂就像畫一幅畫,雖然要埋首於細節,但隔一陣子就要退後觀察一下整體,這樣畫作才會均衡完美。
十三歲的黎卓宇曾經說過,「鋼琴就像個黑盒子,投入什麼,它就回應什麼。當我快樂時,它就快樂。當我想歌唱,它就歌唱。當我感到無聊,它就會無聊。」後來他進一步以李小龍的名言闡述言這個概念:「清空你的心靈,無形無相,像水一樣。把水倒進杯子,它就成為杯子;倒進茶壺,它就成為茶壺。水可以流動,也可以碰撞。要做到像水這樣,老友!」表示彈琴要像水一樣靈活多變,適應各種環境和情況,同時保持自我控制和目標。至柔、至剛都是水,這就是音樂的魅力。這樣的鋼琴哲學觀,在「律動」專輯中已然成型,也成為黎卓宇躋身頂尖鋼琴家之林的堅實支柱。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