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後

【藝術開箱】科技藝術的下一步是什麼? 官產學的5G與VR大歷險

03

Aug
2022


© 廣藝基金會提供


隨著疫情改變閱聽習慣,國家級場館、各縣市政府也致力於推動科技藝術,科技藝術相關系所更紛紛成立,這兩年科藝作品可說是蓬勃發展。然而,官方如何看待科技藝術?對於科技藝術在國內的發展有何理念?創作者又會遇到什麼樣的瓶頸?第二屆桃園科技藝術獎講座《新媒體劇場的空隙地帶》,就找來包含兩廳院總監劉怡汝、文策院處長李懷瑾、廣達電腦技術長張嘉淵,以及編舞家何曉玫、周書毅、劇場導演陳芯宜,一同針對5G劇場,VR技術運用,展開自己的經驗談。

 

概念、能力、技術:科技與藝術的交鋒


這場在台北國際藝術村舉辦的講座,由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與桃市府藝文設施管理中心主任陳瑋鴻先開場。陳瑋鴻表示,桃市府在2017舉辦的科技藝術節,目的就是為了串連藝術與產業間的火花,幾年下來,親眼見證了技術運用與表演能量上的進步;廣藝基金會執行長楊忠衡亦表示,這些年的劇場經驗,能發現藝術與技術之間的關係是「美好但不滿足」,技術會往前走,藝術更是築夢的過程,因此藝術與技術應該要互相競逐,才能協助夢想走得更遠。

 

兩廳院總監劉怡汝以《給C世代的數位展演備忘錄》為題,分享兩廳院從2006年至今的數位化轉型歷程。她提到兩廳院至今已35年,因此這個轉型歷程拉得極長,從2008年開始,兩廳院就引進各種數據分析系統,協助管理上的數位化。行政上完備後,便是器材,包含了場館的5G建置、整頓音樂廳,以及協助製作更多科技藝術作品,未來更會有以線上為主的第五劇場。她認為科技與藝術的整合需要投注更多心力,包含技術、能力、概念,雙方都要放手才能合作順暢。
 


劉怡汝談兩廳院科藝作品的發展。 © 廣藝基金會提供


廣達技術長張嘉淵則以DX(Digital Transformation)概念來詮釋本場講座主題。他認為科學與藝術中間本就有間隙存在,而科技藝術的現階段就是要找到通道,讓科技能服務藝術。他以工程師的角度發言,認為無論是科技或是藝術都是想像力的詮釋,當這兩種想像力交集時,必須解決的不僅是技術問題,同時還有使用者的經驗,因此才會困難重重。這幾年我們已經看到的科技上的典範轉移:從大型電腦至個人電腦,再到雲端至AI。科技藝術也是一樣:劇場想做什麼樣的轉型?希望使用什麼樣的科技?沉浸式體驗的場域發生於何處?期盼什麼樣多元的人性選擇?他期待工程師端能透過與更多的表演藝術團隊合作,大家一同找到未來藝術的可能性。

 

VR的困難在哪裡?讓藝術家說給你聽!


下半場以VR為主軸,清大藝術學院教授邱誌勇在開場時提到,在科技藝術還未發達時,歐洲學者把VR稱為「想像的媒體」,如今十年過去,VR已經成功且普及。他認為問題在於穿戴式裝置的負擔有沒有辦法改善,才能走入家庭生活。這也會改變人們的體驗。

 

導演陳芯宜與舞蹈家周書毅則以VR電影《留給未來的殘影》為題,談到劇場運用VR技術的困難性,包含必須重新測量器材與觀者的距離、精算網路速度的延遲對於表演上的影響、以及設計情境讓觀者不分心,這些對藝術創作者來說都是極富挑戰的體驗,同時,也透過一再地跟器材磨合,能再探索自我對身體的定義。
 


周書毅從作品經驗談VR運用現階段的困難。 © 廣藝基金會提供


編舞家何曉玫則提出大哉問,在跟手機等新媒體競爭的情況下,人為何還要看劇場?為了尋求虛實之間的答案,她回頭探索舞蹈的界線,並以《極相林》跟《默島新樂園》等作品討論這個時代感受身體的新方式。何曉玫認為體感上(比舞台)距離更近的VR頭盔,可以重新定義觀者與舞者的親密感;同時,透過新的載具,讓觀看者的身體感受產生跟舞者同樣的動態,也有機會紀錄舞者的真實身體感受。

 


何曉玫認為技術能更完整地紀錄舞者身體感受,以及創作與觀者的親密感。 © 廣藝基金會提供


文策院文化科技處處長李懷瑾則疏理自己的VR觀影經驗。她提到台灣產業以科技業為主軸,有足夠的硬體支援,加上科技藝術發展得早,因此台灣的科藝作品在國際上的識別度是高的。VR是一個發展中的載體,它帶來的虛實交錯經驗,會刺激大家探索人與人、人與物的連結。她也期待數位與科技能幫助文化產業,包含建構與觀者的互動性、對創作的啟發,以及開發更多跨域的可能。藝術探索心靈跟思想,而VR是極強的感官啟發工具,李懷瑾認為,人們已經走向感知藝術的下一段。

 

最後邱誌勇以「出神、入戲」為科技藝術的虛實感受做總結。現今科技藝術研究的三大方向為:科技介面、技術圖像、觀者,邱誌勇同樣認為展演已經走到時代前端,並期許產業能加深跨領域數位藝術表演的推廣。
 

(文/AQ編輯部)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