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效真(音樂文字工作者)
法國作家小說家普魯斯特名著《追憶似水年華》背景設定在十九世紀末到二十世紀初的法國,描繪上流社會生活圈的虛偽、矛盾和浮華,也探討各種藝術形式對人類生活的影響。裡面有大量討論音樂的段落,其中最引人注意的,就是普魯斯特透過小說裡不同角色之口,說出自己對華格納作品的讚賞與批判,還有時人對華格納過度崇拜和沉迷的現象。
二00一年,俄國鋼琴家盧岡斯基(Nikolay Lugansky)受邀在莫斯科普希金美術館舉行的「李希特十二月之夜」音樂節演出,那一年的主題是李希特喜愛的普魯斯特。《追憶似水年華》書中提到進入貴族沙龍的唯一方法,是能「在鋼琴上彈好華格納的作品」,這段描述點燃了盧岡斯基的靈感。那一年,盧岡斯基演出自己改編的《諸神的黃昏》鋼琴改編曲。
雖然一八六四年得到巴伐利亞國王路德維希二世的支持,但是對大部分歐洲人來說,華格納只是個自信心爆棚的爭議性作曲家。不過,有一批人對於推廣華格納卻不遺餘力,尤其是岳父大人李斯特。當時李斯特比華格納更有名,從寫給業餘愛好者的忠實縮減版,一直到寫給像自己一般頂尖好手的音樂會版,十多首鋼琴改編曲對於推廣華格納作品的確幫助極大。
雖然願意上演華格納歌劇的歌劇院不多,但是愛樂者卻很容易聽到鋼琴版的〈伊索德的愛之死〉,或是《唐懷瑟》、《紐倫堡的名歌手》、《羅安格林》、《漂泊的荷蘭人》裡的著名旋律。而李斯特的學生,如:封‧畢羅、克林德沃特、陶西格也都曾經根據華格納的作品譜過改編曲。
非李斯特的學生裡,比利時鋼琴家布拉辛(Louis Brassin)兼具技術性和音樂性的改編曲,知名度僅次於李斯特,特別是出自《女武神》的〈魔火音樂〉。二十世紀最著名的是顧爾德的三首改編曲。這些改編曲有些技術過度繁複,無法現場演出,醉心先進錄音技術的顧爾德便以多軌錄音、多次剪輯的方式,實現他心目中的多層次演奏效果。這個作法可能在演奏界造成爭議,但是以實驗性和音樂性的終極目標,依然有其成立的理由,有興趣者不妨聽聽他錄製的《紐倫堡的名歌手》前奏曲。
盧岡斯基的少年時期正值CD剛開始普及的時候,出國買的第一張CD是塞爾指揮的華格納管弦樂精選輯與蕭提指揮的《尼貝龍的指環》選粹,從此愛上華格納。他認為華格納、馬勒、蕭斯塔科維奇的作品都是非常具有煽動性的音樂,尤其是華格納。
在參與「李希特的十二月之夜」後,盧岡斯基大約彈了六、七次自己的《諸神的黃昏》改編版,之後就再也沒有碰過這組作品,直到和唱片公司討論錄音計畫時,盧岡斯基無意間提及二十多年前的改編往事,才有了這張專輯的錄音計畫。不過當年盧岡斯基沒有記譜,每次彈的版本也都不太一樣。錄音不只要有最終定稿,他也必須給製作人、錄音師工作本,於是,盧岡斯基請人根據二00二年法國拉羅克當泰龍(La Roque-d'Anthéron)音樂節的演出版本聽音打譜後再修改定稿。
除了盧岡斯基改編的《諸神的黃昏》〈去開創新的功業,親愛的英雄〉、〈齊格菲萊茵之旅〉、〈齊格菲送葬進行曲〉、〈為我在那兒用木柴疊架高台〉,曲目還有布拉辛改編的《萊茵黃金》〈諸神進入英靈殿〉與《女武神》〈魔火音樂〉,李斯特《伊索德的愛之死》,以及結合奧地利作曲家莫特爾(Felix Mottl)與匈牙利鋼琴家柯西斯(Zoltán Kocsis)版本的《帕西法爾》轉場樂與結尾,中間的過渡部分由盧岡斯基補上。
盧岡斯基談論這張專輯時,重點完全不在鋼琴演奏技巧,而是這些旋律在歌劇場景中的意義,或是華格納以它表達劇中人什麼樣的情緒。就像〈諸神進入英靈殿〉,盧岡斯基很在意布拉辛版只詮釋佛旦佔有宮殿的得意,沒有使用最後萊茵少女哀求佛旦歸還黃金的旋律,所以自己把它補上;《帕西法爾》則是從騎士們準備聖餐儀式的轉場樂(每當進行儀式,騎士領袖安佛塔斯被聖矛刺殺的傷口就會疼痛,提醒他的罪過),轉到帕西法爾治癒安佛塔斯,拯救世界的罪惡。也就是說,他重視的是完整表達華格納的戲劇概念,而不是單純的音樂效果或演奏技巧。
儘管盧岡斯基具備優秀的演奏技巧,但他的詮釋重點並非炫技,而是專注於用細緻的表情處理,描繪華格納原作的精髓,尤其是角色的內心轉折,這一點在表現伊索德超越道德界限愛情的《伊索德的愛之死》裡尤其明顯。
他的改編在鋼琴技法上與李斯特和布拉辛等前輩的作品相比,確實在鋼琴音色和結構鋪陳手法上稍顯遜色,少了萬丈光芒的「大師技」,然而他改編的《諸神的黃昏》像是迷你版的歌劇,雖然只有半個小時,但是四段主題旋律陳述了齊格菲與布倫希爾德的愛情、齊格菲的萊茵之旅與葬禮,最後是布倫希爾德的復仇與自殺。盧岡斯基像是一個默默隱身在舞台後的說書人、詮釋者,把真正的音樂光采留給最初的原創者華格納,誰說這不是一種對音樂前輩的深情和致敬呢?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