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AQ樂世界】#89

13

May
2024

對於喜愛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的台灣愛樂者來說,二0二四會是很幸福的一年。因為在短短一年內,有機會同時欣賞到他身為鋼琴獨奏家、指揮家、作曲家與室內樂演奏家等四種角色的多面才華。

身為指揮家,他今年發行指揮拉赫曼尼諾夫國際管弦樂團(Rachmaninoff International Orchestra)的柴科夫斯基《天鵝湖》交響組曲、謝德林《卡門組曲》專輯,緊接著以鋼琴家身分,在四月底出版拉赫曼尼諾夫四首鋼琴協奏曲與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專輯,五月初則發行一張二0二三年柏林的獨奏會實況錄音。八月他又搖身變為室內樂音樂家,發行與瑞典小提琴家洛札科維奇(Daniel Lozakovich)合作的新專輯。值得注意的是,九月十二日、十四日,普雷特涅夫將與洛札科維奇搭檔在台北、高雄演出。至於作曲家角色,我會在文章中為大家說明。





拉赫曼尼諾夫鋼琴協奏曲 是普雷特涅夫新成立的拉赫曼尼諾夫國際管弦樂團,於二0二三年十月三十日、三十一日在瑞士羅勒羅西音樂廳正式亮相時的演出錄音。雖然早就在medici.tv反覆看過實況錄影,對於它能出版唱片還是覺得很興奮。原因無它:因為指揮是肯特長野!





由於音樂個性強烈而且獨特,普雷特涅夫是一個很不容易合作的協奏曲獨奏家。他也是指揮家,所以演奏協奏曲時,不只著眼於獨奏部份,考量的演出效果更包括整個管弦樂。如果樂團不能和他用同樣的語言、同樣的顏色「對話」,下場就是音樂性可能變得支離破碎。我看過普雷特涅夫演奏協奏曲時,即使到了排練休息時間,也不放棄與指揮討論樂曲的最後機會。不斷口頭溝通,輔以鋼琴示範他想要的管弦樂效果。

也看過因為擔任協奏的指揮到樂團,沒有人「懂」他要什麼,只會看著樂譜照本宣科,於是他在舞台上急到瞪著雙眼直盯著樂團,幾乎按捺不住要站起來越權處理管弦樂。

相反的,若是他遇到一個不只是「懂」,還能順暢承接他在現場突如其來即興發揮的指揮時,那就會是讓人難忘的美妙時刻。我永遠忘不了普雷特涅夫和水藍指揮新加坡交響樂團合作的貝多芬第三號鋼琴協奏曲第二樂章,兩人的對話銜接可說默契無間,而長笛首席金塔的獨奏絕對是錦上添花。和肯特長野合作的舒曼鋼琴協奏曲亦然,請聽聽這個片段,音樂家們不只懂普雷特涅夫要什麼,還能主動相互「給」和「受」。





基於前幾個星期已經在本專欄談過普雷特涅夫的拉赫曼尼諾夫,所以這一篇的重心,我想放在五月出版的二0二三年四月柏林獨奏會實況。除了布拉姆斯與蕭邦的音樂之外,裡面有一首很特別的作品:普雷特涅夫改編的阿列克謝‧朔爾(Alexey Shor)鋼琴奏鳴曲。關於阿列克謝‧朔爾,檯面上的資料都只提到他是烏克蘭人,一九九一年以後移民西方。拿的是數學博士學位,卻在四十多歲起意改行作曲。這一段簡化到不能再簡化的奇蹟過程,任何人都可以看出裡面一定大有文章,包括為什麼要改用「阿列克謝‧朔爾」這個藝名。不過,我不想在這個與音樂無關的問題上打轉,所以略過他的背景,直接聽作品。

最早聽到阿列克謝‧朔爾的作品是美國中提琴家大衛‧亞倫‧卡本特(David Aaron Carpenter)的專輯「十二季」。在皮亞佐耶與維瓦第的作品之間,他安插了阿列克謝‧朔爾《曼哈頓的四季》。接著同樣是大衛‧亞倫‧卡本特的「祖國」專輯,收錄阿列克謝‧朔爾《海景》。最後是鋼琴家羅曼諾夫斯基(Alexander Romanovsky)專輯中的獨奏曲《兒時往事》。這些作品有個共通點:旋律悅耳,時間不長。





但是長度超過五分鐘的獨奏曲呢?不妨先聽聽金丁(Alexander Ghindin)與霍洛堅科(Vadym Kholodenko)演奏的第一號鋼琴奏鳴曲二0一九年原始版本。他們都是優秀的鋼琴家,但是第一樂章還沒有結束,我就有一種快被鋼琴叮咚聲淹沒的感覺。樂曲缺乏良好的結構設計,這是阿列克謝‧朔爾作品最大的致命傷。





由於阿列克謝‧朔爾是杜拜InClassica國際音樂節駐節音樂家,普雷特涅夫必須在音樂節上演出他在二0一九年為鋼琴與管弦樂團寫的《書架拾趣》(From My Bookshelf)。基於對音樂完美品質的「任性」,在作曲家同意下,普雷特涅夫動手大修這部作品。如果您是medici.tv訂戶,不妨聽聽這一場音樂會實況。對比阿列克謝‧朔爾原作的第二號大提琴協奏曲與普雷特涅夫改編過的《書架拾趣》,應該會明白我所指出他作品中的結構問題。

繼《書架拾趣》之後,普雷特涅夫繼續他的「音樂美顏」工程,動筆修改阿列克謝‧朔爾第一號鋼琴奏鳴曲,新版本於二0二一年十二月在義大利第一次演出。除了普雷特涅夫本人的演奏版本,可以再聽聽新生代鋼琴家鮮于藝權的演出。





聽過多部普雷特涅夫從早期到近期的原創作品,對他的作品風格變化有一定程度的熟悉。我很讚賞他改編其他作曲家作品,例如:蕭邦兩首鋼琴協奏曲的管弦樂,著名的柴科夫斯基《胡桃鉗》與《睡美人》鋼琴組曲,配成管弦樂曲的巴赫《約翰受難曲》〈完成了〉(Es ist vollbracht)與D小調觸技曲與賦格,或是改編成管弦樂配器的柴科夫斯基藝術歌曲⋯⋯的態度。

我認為,普雷特涅夫有雙洞悉作品的眼睛,在不變更原作者特質的前題下,儘量保留原作曲家的構思。有時把音符梳理打掃乾淨,裁去不必要的冗枝,讓作品更加簡明清晰;有時改良結構或配器上的問題,但手法如此自然融合,讓人覺得這就是原作者親自變更的編制。

普雷特涅夫預計八月與洛札科維奇出版的專輯,曲目以法朗克A大調小提琴與鋼琴奏鳴曲、葛利格第三號小提琴奏鳴曲為主,搭配葛利格《皮爾金》〈蘇爾薇格之歌〉、蕭斯塔科維奇電影《牛虻》配樂的〈浪漫曲〉兩首小曲。最後一首重頭戲,是普雷特涅夫把阿列克謝‧朔爾第四號小提琴協奏曲改編成小提琴奏鳴曲。

普雷特涅夫與洛札科維奇曾經於二0二一年在杜拜合作過這部小提琴協奏曲。改編成奏鳴曲後,全曲演奏時間整整短了十分鐘。對這首曲子有興趣的人,不妨先聽聽姜珠美與金善昱的演出。姜珠美乾淨清晰的琴音,俐落的節奏感,把原來讓人略感拖泥帶水的樂曲,演奏得朝氣蓬勃、煥然有光。做為一個作曲/編曲家,普雷特涅夫確實有雙點石成金的魔法之手呀。





文/陳效真(音樂文字工作者)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