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AQ樂世界】#84

08

Apr
2024

二十世紀初到中葉,尤其是經濟大蕭條到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演奏節奏鮮明、旋律優美的流行舞曲樂隊在美國非常流行,樂隊指揮或樂手往往成為家喻戶曉的明星,就像保羅‧懷特曼(Paul Whiteman)、班尼‧顧德曼(Benny Goodman)、艾靈頓公爵。這些樂隊不只在舞廳演出,還在廣播、電影上出現,對於美國二十世紀的流行音樂文化有深遠的影響。

一九二四年二月十二日,保羅‧懷特曼在紐約四十三街的艾利恩音樂廳(Aeolian Hall)策畫「現代音樂實驗」(An Experiment in Modern Music)音樂會,主旨是探討「什麼才是美國音樂?」保羅‧懷特曼邀請幾位作曲家創作結合古典與爵士樂 的新作。重頭戲之一,是邀請當紅歌曲作家蓋希文 創作一首「很特別」的爵士協奏曲。

不過,據說當時二十五歲的蓋希文根本忘了這回事。直到演出前一個多月看到報上寫「聽聞蓋希文正在譜寫一首爵士協奏曲」,而且「拉赫曼尼諾夫將出席音樂會」才大夢初醒。時間緊迫,因此保羅‧懷特曼同意蓋希文把它寫成雙鋼琴譜,找了編曲家葛羅菲(Ferde Grofé)到蓋希文家一起工作。標題「藍色」並不是什麼藍調,而是蓋希文的哥哥伊拉在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看到一幅惠斯勒(James Whistler)以藍色為主色的作品,深受感動之餘,建議弟弟以「藍色」為名。

新作還沒有完全脫稿就被推上台,首演評論也不好,《紐約論壇報》說它「結構鬆散」,利用對位來掩飾「陳腐的旋律與空洞的和聲」。但是這部作品三月在艾利恩音樂廳再度上演,四月在卡內基廳,接著是美國巡迴、歐洲巡演⋯⋯演出場次如滾雪球般,愈演愈盛。首演十年後,蓋希文必須以一個月的時間,在美加二十八個城市演奏《藍色狂想曲》,因為它已經成了蓋希文的代表作之一。
由於首演的樂隊是保羅‧懷特曼的舞曲樂隊,葛羅菲一開始的配器當然是為舞曲樂隊而寫,一九二六年擴充過一次,現在熟悉的大編制管弦樂團版本是一九四二年才出版。

隨著配器變動,曲子的面貌也有些改變。聽聽蓋希文本人在一九二四年六月以及一九二七年四月的錄音,還有普列文在一九七一年的錄音,是不是有很大的不同呢?我覺得有位樂評人的形容最貼切:「一開始鋼琴很古典,樂團很爵士;最後鋼琴很爵士,樂團變古典了。」要注意的是,受限於當時的錄音技術,蓋希文進錄音室都是演奏刪減版。





《藍色狂想曲》在二0二四年屆滿首演百年,在數張配合這個時間點發行的唱片裡,我最喜愛法國鋼琴家提博代(Jean-Yves Thibaudet)與美國歌手法因斯坦(Michael Feinstein)合作的「蓋希文狂想曲」。

身為古典鋼琴家,提博代不是老老實實找個樂團再錄一次《藍色狂想曲》,而是和美國歌手法因斯坦(Michael Feinstein)合作(法因斯坦曾經是高齡八十歲的伊拉‧蓋希文助理,負責協助整理論文、錄音等工作材料六年之久!),挑選蓋希文幾首著名的作品和《藍色狂想曲》的主題進行改編,加上懷爾德(Earl Wild)改編成鋼琴練習曲的《擁抱你》,在美國編曲家佛斯(Tedd Firth)協助之下,以混成曲的手法,把這些代表作鑲嵌在一起,變成一首變化多端:有鋼琴獨奏、雙鋼琴,也有人聲與鋼琴的新作。





無論是法因斯坦自彈自唱《有人守護著我》、《擁抱你》、《沒人能從我心中搶走》,或著兩人以雙鋼琴彈奏《我有了節奏》⋯⋯一個是古典背景,一個是音樂劇與流行歌手,但是兩人的合作並沒有風格衝突之處。





當年蓋希文的臨時接受委託創作《藍色狂想曲》,無心插柳為美國創造出獨樹一格的「新美國音樂」,它的創作、改編發展過程的確是多彩多姿,既有爵士樂的不羈,又有古典音樂的精緻,和傳統歐陸音樂發展途徑不同。所以提博代和法因斯坦這次的再改編,在精神上反而可說是繼承了某種特有的美國音樂精神。這張唱片的誕生,可說是《藍色狂想曲》百週年慶的最佳致敬與獻禮。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