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AQ樂世界】#75

22

Jan
2024

除了西特科韋茨基(Dmitri Sitkovetsky)在一九八四年改編的著名弦樂三重奏版本,以及上一次介紹的查德‧凱利(Chad Kelly)「重新構思」版,《郭德堡變奏曲》的各種改編版本中,鋼琴四手聯彈、管風琴、吉他、吉他二重奏、弦樂四重奏、弦樂團或是管弦樂團、豎琴、弦樂團與數字低音、薩克斯風⋯⋯都是相對「正常」的改編。

其他比較有趣的有賈克‧路西耶(Jacques Loussier)、特普弗(Dan Tepfer)的爵士視角,或是加上阿拉伯民間樂器,或是人聲合唱的版本。尤里‧凱恩(Uri Caine)、史皮格曼(Joel Spiegelman)與艾斯爾(Karlheinz Essl)加入電子合成器的版本是一定會出現的二十世紀郭德堡。其中尤里‧凱恩的版本非常妙,有興趣的人不妨自行聽聽。因為這次的焦點要放在據信是最早的《郭德堡變奏曲》改編,也就是列支敦斯登作曲家萊因貝格爾(Joseph Rheinberger)在一八八三年發表的雙鋼琴版。





雖然生前頗有名氣,但是一七五0年逝世的時候,巴赫 在世人的眼中只是一個很不錯的管風琴家與音樂老師、「很普通」的作曲家。他的部分作品全靠著萊比錫一小群樂迷,包括作曲家孟德爾頌的父親出錢出力才得以流傳下來;並且在孟德爾頌、舒曼的努力下,重新喚起大家對於巴赫作品的興趣。當時沒有唱片,沒有廣播,交通也不像今日那麼便利,無論是什麼編制的曲目,住在偏遠地區的人想聽到最新音樂的唯一途徑,就是聽鋼琴家在鋼琴上重現這些旋律。這些鋼琴版的另一個好處是,也可以讓音樂愛好者在家庭音樂會與家人好友同樂共享。

隨著中產階級興起、鋼琴普及,再加上鋼琴製造與演奏技術突飛猛進,鋼琴家開始以大家熟悉的旋律挑戰與探索鋼琴表現力的極限。所以在留聲機普及前,鋼琴改編曲的目的大約有兩種,一是為了普及、傳播特定曲目,二是藉著大家都熟悉的旋律讓鋼琴家炫技。萊因貝格爾的雙鋼琴版《郭德堡變奏曲》無疑屬於前者。

萊因貝格爾從求學到工作幾乎都在德國度過,尤其是慕尼黑,所以接觸到巴赫作品的機會非常多。他在一八八三年把《郭德堡變奏曲》改編成雙鋼琴的理由,在於當時已經沒有雙排鍵盤的大鍵琴,他認為必須把《郭德堡變奏曲》改編成「適合現代鋼琴」的樣貌才能讓它流傳下去。什麼是他認為「適合現代鋼琴的樣貌」?先聽聽義大利鋼琴家瓦倫提尼(Elena Valentini)和利瓦(Matteo Liva)最近出版的雙鋼琴版唱片第一軌「詠嘆調」。唱片封面上「世界首度錄音」是錯的,因為瓦倫提尼早和另一名鋼琴家錄過同曲目。





是不是感覺很奇怪?掉了很多顆牙的熟悉旋律,會讓人不自覺出現心理衛生問題。為了當時的音樂口味,改編後鋼琴的叮咚聲更多了,可是原作中的多聲部趣味反而不見了,最後的詠嘆調再現也被刪除。

不過,它也不是一無可取,某些浪漫派色彩會讓人耳朵一亮,但是和現在所認識的巴赫實在相距太遠。不過別忘了,《郭德堡變奏曲》的價值是在二十世紀的藍道芙斯卡(Wanda Landowska)與顧爾德(Glenn Gould)之後,才被放到正確的軌道上。就像維京古爾(Víkingur Ólafsson)所說,是顧爾德把學術資料變成有靈魂的表演素材,從此人們對《郭德堡變奏曲》才有真正定於一尊的共通觀點。

里格(Max Reger)在一九一四年修改萊因貝格爾的版本,並且補回被刪除的詠嘆調再現。和萊因貝格爾的相比,我的感覺像是修圖軟體按了dehaze(除霾)鍵,脈絡與趣味一下子清晰了起來。但是在我的定義裡,它已經不再是巴赫的作品,而是萊因貝格爾根據巴赫作品寫成的浪漫派雙鋼琴曲。它沒有對或錯,而是千奇百怪歷史演化中的一段插曲。

文/陳效真
音樂文字工作者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