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AQ樂世界】#74

16

Jan
2024

我喜歡《郭德堡變奏曲》。多年來,手機鈴聲一直是《郭德堡變奏曲》的第一變奏。但是我選的不是鍵盤樂器的版本,而是西特科韋茨基(Dmitri Sitkovetsky)在一九八四年改編的弦樂三重奏版。聽慣了鍵盤樂器,我總是期待能在《郭德堡變奏曲》裡聽到更多趣味。於是,改編版成了我的選擇。最近英國小提琴家波潔(Rachel Podger)與鍵盤樂器演奏家、指揮查德‧凱利(Chad Kelly)的「重新構思」(Reimagined)版《郭德堡變奏曲》就是一張非常精彩的改編。





波潔的父母都是喜愛音樂的神職人員,來自英國的父親還曾經是賈第納(John Eliot Gardiner)創辦的蒙台威爾第合唱團與劍橋國王學院唱詩班團員,一家三人經常在宗教節日合作演奏巴洛克 時期的三重奏鳴曲。由於母親來自德國,波潔一直到少女時期才從德國卡塞爾(Kassel)回到倫敦就讀市政廳音樂及戲劇學院。在德國參加合唱團演唱大量早期巴洛克作品的經驗,讓五歲就學習小提琴的波潔對早期音樂很感興趣,也奠定她在巴洛克時期音樂的根基。她對於以巴洛克弓拉奏沒有內部補強支撐結構、沒有腮托、沒有肩墊的巴洛克時期小提琴大感興趣,決定走上古樂演奏這一條路。

同樣沉浸在古樂演奏的查德‧凱利與波潔是長期合作的夥伴,兩人合作改編過多首巴赫 的作品。其中最著名的,應該是近年贏得極高評價的專輯「獨奏」(Tutta sola)裡的觸技曲與賦格。改編《郭德堡變奏曲》的念頭來自前述的弦樂三重奏版,但是波潔並不喜歡西特科韋茨基過於直白的改編,她認為西特科韋茨基把原音符照搬到三件樂器,失去原作因為兩手交替彈奏時所產生如迷宮般的結構趣味。





與查德‧凱利密切溝通後,他們決定把演奏編制擴展到巴洛克室內樂的規格,編制是十名音樂家,使用的樂器包括小提琴獨奏、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低音維奧爾琴、雙簧管、長笛、低音管與大鍵琴。看到軌序,會發現查德‧凱利調整了變奏間的關係,例如把二到五變奏視為一組,讓音色的表現更有整體性,而不是單純為三十段變奏配器。除此之外,他也以讓結構更完整為由,為最後再現的詠嘆調加寫了內聲部。雖然查德‧凱利形容,他是用多名器樂家來講述《郭德堡變奏曲》這個「故事」,放大與呈現原本已經存在的東西,並且確保適合古樂器以及當時的風格。但是客觀來說,他還是更動了樂曲的邏輯與結構,這個手法或許反映在他的標題何以使用「重新構思」,而不是單純的「改編」(arranged)。

以愛樂者的角度來看,查德‧凱利的「重新構思」把巴赫的作品轉變得更絢麗,為原曲著上不同的聲音色彩,就像是現在觀賞彩色化後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影片,增加了豐富性和立體感。演奏家的人數不算多,但是巧妙地安排配器,讓音樂的顏色比波蘭作曲家考弗勒(Józef Koffler)在一九三八年的小型樂團版,或是後來西特科韋茨基的弦樂團版還豐富。要我以一句話來形容,我會說,它就像是巴赫親自譜寫的第七號布蘭登堡協奏曲。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