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在充滿太陽能量的空間,以藝術關注當代社會|索拉舞蹈空間舞團

07

Nov
2023



撰文:李微潤

2005年,索拉舞蹈空間舞團(下文以索拉簡稱)誕生於長年晴朗的高雄,「索拉」一詞源自Solar, 意指充滿太陽能量的空間。在香港長大的藝術總監潘大謙與定居南台灣的行政總監程曉嵐,對團名達成共識:「在南部,每天都是大太陽,生命需要光合作用,光是背後的重要能量。」兩人希望反映身處的南部環境,讓更多當代舞蹈與前衛表演發生在這片土壤。
 
藝術為光,映照機械社會裡的幽微議題

從2007年的《 光之舞 》開始,到近幾年的《艾瑪 EMMA》、《太倉一粟 A Drop in the ocean》、《記憶遷徙 Memories flow》、《 平流層 Stratosphere 》,索拉每年都推出作品,在策展領域擁有豐富經驗的潘大謙,與合作舞者之間有個默契:總監不會給予動作指令、讓舞者依循著跳到精準,而是會先寫一些東西讓大家閱讀,花時間闡述這個作品著重的議題,再引導舞者開發動作,讓舞者與表演者之間產生默契,「演出中,你還是你,是身體超級被訓練過的人,你可以在台上成為另一個你,但依舊是本來就有的妳。」對潘大謙而言,每一個「你」都有其獨特,有其意志。



 
十多年來索拉作品風格多元,但關心的議題卻有明確的一致性:  在現代化與全球化的社會裡,人類究竟得到什麼、而又失去什麼。
 
潘大謙總思考,進入科學發達的現代社會後,機械彷彿變成身體的延伸,人在工業革命後,跟機器一起被管理,享受著便捷、秩序、富裕、現代化,某種程度卻也被社會、機器所宰制,得到與失去同時發生,但失去的當下卻往往令人毫無所覺。例如《艾瑪 EMMA》便探討大時代裡看似光明卻危險重重的道路,追求理想的人被犧牲,在氛圍溫暖的作品裡埋入思考脈絡,點出機械化社會的危機;《平流層 Stratosphere》則以肢體能量展現生命存在的不亢不卑,清澈呈現人類與世界相處的狀態。

擇善固執,對人,對環境,對藝術

潘大謙與程曉嵐自創團初期就希望將索拉經營成「善的團」,善是擇善固執,有想實踐的理想、想遵循的道德,所以對人、對夥伴、對觀眾、對藝術,都希望盡力做好。
 
「不忽略人與一直變動的文明」成為索拉對待人事物的其一核心,潘大謙教書時,看到學生們玩手遊、玩公仔,認為那都是對於他們而言特別的藝術存在,手遊符號不也是藝術品?
 


環境舞蹈是索拉近年多有著墨的舞蹈領域,初衷是想引導青年舞蹈工作者一起創作 ,因為環境舞蹈相對自由、對空間能有更多選擇與想法。曾以高雄的黃埔新村、史博館、流行音樂中心、建業新村等地為舞台發展作品,索拉會與年輕人一起適度爬梳空間,不讓歷史成為沉重包袱,但也讓歷史脈絡成為創作的光影,和諧共存。
 
透過藝術的正面力量,索拉與觀者一起凝視人群、空間、時間、與社會,一起反思:在這個時代,生而為人,如何讓自身與立足之地平衡。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廣告)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