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AQ樂世界】#64

06

Nov
2023

「幻想曲」,好熟悉的唱片標題!忍不住快速蒐尋一遍,果然,以它為名的唱片還真不少。除了最有名的周杰倫「范特西」,還包括世界所有喊得出名堂的樂種。如果範圍縮小到古典音樂的鋼琴專輯,會發現這些標題為「幻想曲」的專輯,不只收錄各個樂派本來就以「幻想曲」為名的鋼琴曲,還有演奏家們認為最能表現「沒有固定型式,而是在特定意念上,讓作曲家自由而且主觀發揮」的作品。不過,鋼琴家列維特(Igor Levit)這張「幻想曲」專輯的選曲基準,可就別具觀點。

列維特一九八七年出生於俄國,由母親指導學琴,八歲移民德國後,在「漢諾瓦音樂、戲劇與媒體學院」師從瑞卡里奧(Matti Raekallio)。在瑞卡里奧的引領下,列維特不只研究經典作品,也喜歡探索非主流作品。他的錄音一開始是單純的貝多芬、巴赫,之後開始錄製喜歡從現實政治取材的美國作曲家熱夫斯基(Frederic Rzewski)作品。

在選曲方面,近年列維特偏好從不同時期選出概念或主題相通的作品,把它們輯錄在一起。像是因為摯友逝世引發靈感,以音樂反思「失去」時的悲傷、絕望與慰藉的「Life」,巴赫、華格納、布梭尼⋯⋯之後,接在後頭的是爵士鋼琴家比爾‧艾文斯的作品!以音樂探討生與死的「崔斯坦」,請注意亨策為鋼琴、錄音帶與樂團而寫的《崔斯坦》;或是以被列維特稱為「音樂日記」的蕭斯塔科維奇二十四首前奏曲與賦格,帶出英國作曲家史蒂芬生(Ronald Stevenson)根據蕭斯塔科維奇姓名縮寫寫成,演奏時間長達九十分鐘的「根據DSCH所寫的帕沙加利亞」。



早期(十六、十七世紀時)「幻想曲」指的是不受曲式限制(如舞曲、變奏曲⋯⋯),而以複調手法表現聲部效果的器樂曲,但是到了 巴赫 的《半音幻想曲與賦格》出現更多的即興風,這種追求自由與嚴謹技巧的手法,更貼近後人對幻想曲的定義,因此這一張專輯便是以《半音幻想曲與賦格》帶出巴赫、李斯特、貝爾格與布梭尼這四位在兩百年間,分處不同時期的作曲家,同樣表現「自由和嚴謹」對比的作品。大型作品之間插入當成進入下一部大型作品之前的開場曲或轉場樂。

一開始我對這套專輯感到有些水土不服。不是列維特演奏得不好,而是在整套專輯始終維持著冷靜的氣氛時,我很不習慣聽到這樣如冷色調鋼骨建築般的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或是「銀瓶乍破水漿迸」般自由流動的《半音幻想曲與賦格》。但是讀到外國樂評人提到列維特在獨奏會上,以與這張唱片截然不同的方式切入李斯特B小調鋼琴奏鳴曲時,我忽然恍然大悟:這張唱片應該從列維特的選曲概念來觀察,而不是個別審視他如何處理巴赫、李斯特、貝爾格與布梭尼。



因為專輯的重心在「自由和嚴謹」的對比與融合,列維特把注意力放在處理結構、音響效果與音色上,而這一切在布梭尼《對位幻想曲》開出美麗的花。布梭尼對巴赫的對位技巧十分推崇,不但把巴赫多首作品改編成鋼琴曲,也以這首《對位幻想曲》向巴赫《賦格的藝術》致敬。布梭尼不只運用他從巴赫那裡學來的複雜對位技巧,也在樂曲中巧妙埋入B-A-C-H 主題。樂曲長達半個多小時,但是搭配萬花筒般變化的色彩,使樂曲毫不顯冗長。列維特把本曲的起承轉合、結構對比處理得條理分明而且一氣呵成,是整套專輯最大的驚喜。

另一個驚喜是貝爾格早年的B小調鋼琴小品。它的創作時間只比第一號鋼琴奏鳴曲早不到兩年,但是風格幾乎像是布拉姆斯的作品。這讓人不禁驚呼,以第一號鋼琴奏鳴曲大聲說出自己語言之前,原來貝爾格也曾有這等後期浪漫派的模樣啊!



文/陳效真
音樂文字工作者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