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AQ樂世界】#51

24

Jul
2023

不記得是什麼時候、在什麼場合初次聽到梁喬信這個名字,但是認真聽他的音樂是兩年前,曲目是易沙意為無伴奏小提琴 而寫的 奏鳴曲;這是梁喬信在Alpha出版的第一張專輯。這套曲目長約七十分鐘,對演奏者的功力與聽者的耐力都是一大考驗。 一個多小時的小提琴獨白,如果沒有紮實的技巧與音樂性,很容易使音樂落得枯燥乏味,讓聽者宛如承受重覆聆聽各種「鋸子鋸鋸子」聲響的折磨。然而在完全不帶任何想法與期待的情況下,梁喬信的演奏竟然讓我不知不覺中,一口氣就把六首奏鳴曲十五個樂章全部聽完。因為這張易沙意,錄音當時年僅二十二歲的梁喬信成了我開始注意的音樂家之一。

梁喬信一九九七年出生於加拿大,媽媽是鋼琴家,哥哥梁喬正是大提琴家。二0一0年得到曼紐因國際大賽少年小提琴家組首獎算是音樂事業的起點。奇怪的是,在所有能找到的資料裡,對於梁喬信的學琴過程都是輕描淡寫,只說他向蒙特利爾交響樂團首席學習、在比利時伊莉莎白女王音樂學院(Queen Elisabeth Music Chapel)接受杜梅(Augustin Dumay)指導。不過其中有一段描述讓我非常感興趣:愛好音樂的物理學家父親梁健偉,長期從物理學觀點研究弓弦樂器的共鳴效果,從中探索美聲之道。我想,來自父親觀念的影響,就是演奏技巧之外,梁喬信音樂會那麼多彩細膩的主要原因。

這張布瑞頓與布魯赫小提琴協奏曲是梁喬信的最新專輯。近年有不少新專輯的製作,源起來自新冠肺炎大流行。像是封城期間有完整時間創作或是拓展曲目、隔離期間見聞激發出的新想法,或是在不違反禁令的情況下,三五好友想辦法錄製或是演奏音樂的過程。




梁喬信選擇錄製布瑞頓與布魯赫作品的原因,同樣來自疫病與戰爭帶給世界的不確定性,讓他想透過音樂宣洩。而布瑞頓與布魯赫小提琴協奏曲的獨奏部分,梁喬信認為恰恰是兩個極端,「(布瑞頓的作品)結構大膽,終樂章的帕薩加利亞舞曲有戰爭中不確定的混亂,與人們追求秩序的渴望……最後小提琴的旋律從微弱、絕望、低語、呻吟到尖叫,像是代表人類所能發出的不同聲音」,「布瑞頓表達的是赤裸裸的傷口,布魯赫則是慰藉與振奮」。而布魯赫獻給姚阿幸的小提琴曲《紀念》,則是過渡上述兩種情緒之間的橋樑,平緩布瑞頓作品帶來的焦慮感。

《紀念》是整張專輯最大的驚喜。它不是為了悼念某一個人,單純就是一首為小提琴寫的十五分鐘哀歌。布魯赫自認這首寫於一八九三年的作品是自己最好的小提琴曲。



在展現小提琴的歌唱性與抒情面上,布魯赫的天賦絕對是空前絕後,而且作品有讓人一聽就知道出自布魯赫手筆的獨特個人語言。但也因此在整體創意方面,布魯赫的許多作品,無論是為小提琴或中提琴獨奏所寫,往往都讓人感覺像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或是《蘇格蘭幻想曲》的複製品,受歡迎程度遠低於這兩首。《紀念》則沒有這個問題,它有自己獨特的內涵,表現的不是病態或是刻意塑造的情緒,而是以音樂來刻畫作曲家對「哀傷」的感覺。

整張專輯就像是一段小提琴時而內省、時而外放的獨白,梁喬信首先照顧到作品的整體結構,有著清楚而有序的鋪陳安排;細節方面,他精心處理滑音、彈性速度等微小變化,每一個音符、每一條旋律都有自己的明暗、對比,讓音樂更有呼吸感與生命力。梁喬信的形容非常有趣:他讓音符與音符之間盡可能有多一點的細節,「就像『像素』愈高,呈現的畫質就愈生動逼真」。而指揮帕特里克‧阿恩(Patrick Hahn)則適度給予梁喬信需要的支援,卻又不搶任何風頭,使演奏呈現高度精緻、均衡而華美的整體效果。

文/陳效真
音樂文字工作者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