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AQ樂世界】#50

17

Jul
2023

在幾個大型古典唱片公司裡,DG的錄音曲目相對保守,有很長一段時間,目錄上甚至嚴重缺少鋼琴三重奏經典曲目的數位錄音。或許是唱片市場變化使然,這幾年DG也不得不放手一搏,開始嘗試錄製一些罕見、非一線作曲家的作品,或是樂譜重新發現、校訂的「新」作。

像是羅特(Hans Rott)第一號交響曲、佛羅倫絲‧普萊斯(Florence Price)兩部交響曲、二0二0年重新編訂出版的貝多芬交響曲、梅奇斯拉夫‧魏因貝格(Mieczysław Weinberg)作品⋯⋯。最近推出的,則是二十世紀初奧地利作曲家、指揮家、教育家 #史瑞克(Franz Schreker)的作品集。

史瑞克出生於一八七八年, 在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小提琴與作曲,一九00年畢業,作品以歌劇為主。威瑪共和國成立初期,史瑞克和理查‧史特勞斯的歌劇是德語國家最常演出的作品之一。除此之外,史瑞克還擔任過柏林音樂學院院長十二年,直到一九三二年因為猶太血統被迫離職,兩年後在柏林逝世。

德奧樂界在二十世紀出現兩種聲音,一是把傳統浪漫派風格發展到極致,就像馬勒與布魯克納;另一派則追求擺脫浪漫主義,全力探索打破調性與嘗試新的音響效果,就像貝爾格、荀貝格、魏本。雖然一般音樂學者把史瑞克歸類在前者,事實上,史瑞克晚期的作品已經把浪漫主義 與 #表現主義 這兩種看似對立的風格融為一體,這張專輯的選曲正好是個明證。

這套唱片以史瑞克早年的歌劇《遠方的聲音》為標題,很容易讓人誤會是歌劇全曲錄音,其實裡面只收了《遠方的聲音》第三幕前奏曲,這是一首管弦樂效果龐大、很典型的浪漫派作品。最後一首創作於一九0三年的《浪漫組曲》,或是一九0八年的《緩慢的圓舞曲》也都還是偏向 #浪漫派 風格。

一九一六年完成的室內交響曲,是讓指揮家艾森巴赫愛上史瑞克的作品,也是我認為整套專輯最讓人驚艷的樂曲。此時史瑞克的音樂語言已經和前面提到的三部作品不一樣,完完全全是二十世紀音樂的面貌,很明顯聽到來自早期荀貝格或是貝爾格的影響。室內交響曲只用了二十三件樂器,因此聲音的色彩既精緻又細膩,像是個精美的聲音調色盤。

一九二八年的《小組曲》呈現的是新古典主義 風格。由於它是特別為技術才剛起步的廣播節目而寫,樂團的聲音自然不能太複雜,而史瑞克因應的方法是讓樂器各別有輪流表現的機會。穿插在這些管弦樂曲之間的是兩部聲樂作品:為女高音與管弦樂團而寫的《#永生》,歌詞出自詩人 #惠特曼 的作品,飄忽的旋律線很不容易掌握,不過女高音萊斯(Chen Reiss)柔美精緻的音色與細膩的詮釋,大大增加樂曲的可親度。另一部作品的創作年代橫跨十二年,由男中音葛納(Matthias Goerne)演唱講述男人對女人仰慕、疏離、絕望,最後的回憶、以及死亡救贖的五首歌曲,從頭到尾瀰漫著黑暗、陰鬱的氣氛,與《永生》可以劃分在同一種類型。

七部作品有四種風格,很難不讓人認定史瑞克作品演出機會不多的原因,在於作曲家遊走擺盪於不同風格之間,難以讓人有鮮明的印象。而在二十世紀浪漫派、表現主義或是新古典主義都有高人的情況下,著實不容易被列為演出首選曲目。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透過這套唱片,我發現史瑞克的長處並不在於風格或是旋律,而是管弦樂配器的處理、樂器的色彩運用,充滿精心的架構安排與細節設計,效果變化多端而處處創意。在較差的演奏環境或是早期原始的錄音技術,都無法呈現這方面的優點。拜現代錄音技術之賜,得以讓人們宛如用放大鏡般,重新欣賞這些作品的精緻紋理,對這些作品想必有一番與往昔不同的感受與評價。

文/陳效真
音樂文字工作者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