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AQ樂世界】#44

05

Jun
2023

對義大利指揮家路易西(Fabio Luisi)的最初印象,來自他在二000年與柏林德意志歌劇院首席指揮職位擦身而過的小插曲。當時的首席指揮提勒曼(Christian Thielemann)與行政單位鬧得不可開交,新任經理一口就答應提勒曼原本只是做樣子表態的辭呈,還立刻和與提勒曼同齡的路易西簽約。

路易西當時是瑞士羅曼德管弦樂團音樂總監,雖然國際知名度不比提勒曼,但是在德奧的歌劇圈頗有知名度。這場爭奪指揮職位的鬧劇,最後結局是提勒曼回鍋,路易西悄悄解除根本還沒有生效的合約。

不過後來路易西與德勒斯登國家管弦樂團、紐約大都會歌劇院、蘇黎士歌劇院等單位長期合作的機會,讓他開始建立起自己的國際名聲。只是除了歌劇與協奏曲,我手上的路易西專輯都是清一色德奧曲目,尤其理查‧史特勞斯、馬勒、布魯克納、布拉姆斯都是他的拿手曲目。

去年十月,DG推出路易西與丹麥國立交響樂團的尼爾森第四、五號交響曲錄音,而且明白表示不但會在短時間內出齊六部交響曲,後續還會錄製協奏曲,這不禁讓我大感疑惑。雖然路易西曾經和維也納交響樂團合作過第四號交響曲,但是這從來不是他的重點曲目。

即使在二0一六年成為丹麥國立交響樂團首席指揮,尼爾森的作品還有前任首席指揮,來自丹麥的道斯加德(Thomas Dausgaard)或是來自瑞典的布隆斯泰特(Herbert Blomstedt)可以負責啊。兩人詮釋的尼爾森早就受到肯定,華納音樂甚至立刻在今年四月重新發行布隆斯泰特在一九七三到七五年與丹麥國立交響樂團(當時稱為丹麥廣播交響樂團)錄製的尼爾森交響曲、協奏曲全集,頗有和路易西版本較勁的味道。

而從音樂的歷史定位來看,它也絕對不是主流作品。雖然尼爾森絕對是最具全世界知名度的丹麥作曲家,但是作品的定位直到現在仍然莫衷一是。和許多北歐作曲家一樣,尼爾森早期的作品受到德奧風格影響,但是我認為在後來找尋自己的音樂語言過程中,尼爾森「想太多」的個性,與不斷自我否定、自我顛覆的結果,就是在十字路口徘徊躊躇,遊移不定,六部交響曲的風格演化就是這個足跡最好的例證。但是就寫作上,他的技術功底絕對紮實,旋律、戲劇性與聲音的感染力都不缺。

路易西也承認,他從來沒有想過要不要喜歡尼爾森的作品,單純是接下丹麥國立交響樂團的職位後,想透過從零開始一首首研究、演出的過程,強迫自己認識一個陌生的作曲家與拓展曲目,而他相信比自己更熟悉尼爾森的樂團音樂家會給自己很大的幫助。

有趣的是,路易西的研究過程與一般音樂家相反。他儘量避免去熟知尼爾森的生平事蹟,而是直接從閱讀樂譜著手。結果就是路易西把自己熟悉的德奧結構處理,還有歌劇式的旋律流動與戲劇性帶入尼爾森的音樂。他有不少段落的速度處理偏慢,但是在結構、張力俱在的前題下,偏緩的手法反而擴大了樂曲動態。

據說,路易西接下來要在DG錄製同樣不在核心曲目的史克里亞賓作品。有了尼爾森的經驗,路易西的史克里亞賓會是我很期待的錄音。

文/陳效真
音樂文字工作者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