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AQ樂世界】#43

22

May
2023

德國當代作曲家贊德(Hans Zender)改編的舒伯特《冬之旅》並不是最近的新作,市面上早有多版錄音。也一定有人欣賞過英國男高音 波斯特瑞吉(Ian Bostridge)的現場演出,他不是採取單純音樂會的型式,而是與導演暨影像設計涅緹雅‧瓊絲(Netia Jones)合作,設計成結合視覺影像的跨界表演。七年前波斯特瑞吉曾經把這個應該是本作品最著名的製作帶到台灣,但是,他本人並沒有留下贊德版的唱片錄音。

差不多和波斯特瑞吉在英國巴比肯中心推出贊德版《冬之旅》的同一時間,德國男高音尤利安‧普雷加爾狄安(Julian Prégardien)也在盧森堡大劇院(Grand Théâtre de la Ville de Luxembourg)演出同一部作品,同樣配合多媒體,合作對象是波士尼亞與赫塞哥維納的年輕導演哈齊亞赫梅托維奇(Jasmina Hadžiahmetović)。尤利安‧普雷加爾狄安看待作品的角度與波斯特瑞吉大不相同。他認為這部作品並不是在講述某個特定角色的故事,而是描繪人的精神狀態,或者說是內心的聲音。他和哈齊亞赫梅托維奇從音樂的情感層面著手,並且試著把它轉化為肢體語言。演出結束後,尤利安‧普雷加爾狄安與德國指揮雷默(Robert Reimer)、德意志廣播愛樂錄下這張專輯。

作品在一九九三年首演後,贊德本人親自指揮當代樂集(Ensemble Modern),與德國男高音布洛赫維茨(Hans Peter Blochwitz)留下錄音。接下來最著名的版本是德國男高音普雷加爾狄安(Christoph Prégardien)與康布勒蘭(Sylvain Cambreling)的錄音。普雷加爾狄安?沒錯,正是尤利安以詮釋舒伯特藝術歌曲聞名的男高音父親。一首錄音有限的作品,父子就各佔一個版本,不免讓人合理懷疑是父親點燃兒子的興趣。其實,尤利安從來沒有聽過父親現場演唱這部作品,會列入演唱曲目單純是因為收到盧森堡大劇院的邀請。

就在同一個樂季,尤利安有機會同時演出不同樂器伴奏的《冬之旅》,像是舒伯特原始版本(分別與鋼琴、古鋼琴)、木管五重奏與手風琴版、吉他二重奏,再加上贊德的版本,正好從不同角度密集思考與發現《冬之旅》。

除了「籠罩死亡陰影」這個觀點達成共識之外,聲樂家們對於《冬之旅》的看法分歧極大。傳統認為這部作品描述失戀青年離家出走的心境,是一次真正的旅行;有人則認為它描述的是一場精神上的虛擬旅行。至於是中年、少年還是青年?各家看法更多。贊德認為《冬之旅》表現的是一種世俗的激情與孤獨,他嘗試保留舒伯特原作的基本特徵,從一個現代作曲家的角度,利用二十多名音樂家來重新詮釋舒伯特。以波斯特瑞吉的說法,贊德是「利用鏡子反射與折射舒伯特的作品」。

一開始〈晚安〉長達四分鐘的導奏是我被這個電影化版本吸引的主因。雖然長,但是在熟悉的舒伯特旋律中,我聽到旅人孤獨踏雪遠行的腳步聲,以及伴隨他的風聲。接著在作品裡還能聽到冰迸裂的聲音、積雪掉落撞擊的聲音……像是「聽覺視覺化」,又像是「視覺聽覺化」。

尤利安‧普雷加爾狄安覺得改編版〈虛幻的太陽〉是與舒伯特原作差距最大的歌曲,我則是很訝異彷彿聽到華格納的作品;〈春夢〉裡,搭配著豎琴的小提琴獨奏,都是我很喜愛的片段。至於詮釋手法,比較普雷加爾狄安父子的版本會非常有趣。尤利安年輕衝動;普雷加爾狄安則帶點距離感,像是一個說書人或是旁觀者,細膩但是理性。

文/陳效真
音樂文字工作者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