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劇場狂粉的日常 × AQ】虛擬與真實邊界的異度空間 — 布蘭卡.李《巴黎舞會》

08

Mar
2023


文:劇場狂粉的日常 / 鳳君

 

豔紅色的大幕拉起,置身目眩神迷的宴會廳堂,享受微醺的午夜巴黎,你是受邀的嘉賓之一,跟著派對主人翁優雅起舞,也見證一場都會男女因夢想分離,再度重逢後仍為彼此怦然心動的愛情故事。

「各位,上船吧,大家即將前往一個奇幻繽紛的國度,不要停下腳步,在這裡我們一起醒著做夢!」

西班牙編舞家布蘭卡.李(Blanca Li)帶來的VR沉浸式劇場作品《巴黎舞會》,在恢復國際交流後,揭開了2023年TIFA臺灣國際藝術節的序幕。這齣透過VIVE全身追蹤器及實景娛樂技術,結合數位科技和現場舞蹈的創作,在威尼斯影展大放異彩,拿下最佳VR體驗獎的殊榮。

也許觀眾沒有聽過布蘭卡.李的名字,但這位才華洋溢,來自西班牙的跨界舞蹈藝術家,身兼舞者、導演和編舞家,曾與電影導演佩卓阿莫多瓦、歌手保羅麥卡尼和西洋流行樂天后碧昂絲等知名指標性人物或劇院合作;擅長營造愉悅的音樂氛圍,節慶般的敘事手法跟淺顯易懂的語彙,構築出適合所有年齡層,不同凡響的劇場體驗。團隊相當用心地重新配唱華語版本,由音樂總監Tao Gutierrez親自來臺指導,即使是不熟悉異地文化,或是舞蹈零經驗的觀眾也能輕鬆進入專屬臺灣的「元宇宙」舞會。

 


左圖為虛擬畫面©Blanca Li,右圖為實景照片©Justine Cannarella


《巴黎舞會》為確保最佳觀賞品質,每場只有珍貴的十個名額;開演前會由工作人員協助每位觀眾配戴VR裝置,相較於普遍可見的VR遊戲或作品只有頭顯眼鏡外,《巴黎舞會》需要額外配戴四肢感應器、耳機與一個簡易後背包大小的主要感測機體。在有限的空間裡運用追蹤技術,可以同時捕捉穿戴裝置的多人,猶如真實世界的集體共舞;從地上複雜繁瑣的馬克標記就可以想像,團隊在虛擬的次元中層層堆疊出寬窄深淺皆不一的場景和畫面,只要安排好行走動線,不僅能打破劇院裡表演者與觀賞者的界線,更不必擔心超過舞台大小的尺寸範圍,是充滿想像亦潛力無窮的演出。

其中,香奈兒品牌公司(Chanel)還監製了《巴黎舞會》的所有衣飾,踏入「舞會元宇宙」第一站,觀眾就能在虛擬的更衣室,幫自己的數位替身(Avatar)挑選高級訂製服,精緻細節之考究讓所有參與者都興奮不已,畢竟連經典的山茶花戒指都忠實呈現在手上呢!從凡爾賽風格的舞會,金碧輝煌的旋轉大樓梯,復古奢華的機械式車廂,迪士尼童話般的湖中生物圍繞著遊船,好似巴洛克城堡的戶外花園,纏繞特殊造型藤蔓植被的蜿蜒迷宮,最後來到充滿紅磨坊情調的俱樂部夜總會,在美麗性感的貓女舞者群的簇擁下,觀眾們搖身一變,以台上表演者的身份鞠躬謝幕,齊心完成這趟35分鐘的巴黎舞會。VR體驗的終極目標,是要讓觀眾可以完全感同身受並相信數位替身(Avatar)所經歷的一切,因此,除了視覺跟聽覺的模擬外,也需要觸覺跟嗅覺的輔助,例如:遊船的過程中你可以感受到湖邊水氣撲面而來,車廂內甚至飄散著CHANEL N°5的香水味。《巴黎舞會》不單是一般的VR體驗,更有別於常見的沉浸式劇場;它結合兩者的優勢,保留現實世界的肢體互動,企圖探索虛實交融的感官極限。

 

不過,雖然布蘭卡・李嘗試以舞蹈為媒介,試探人與科技間的界線,但VR技術與硬體設備的成熟完善仍還有待精進;觀賞過程中,畫面依舊會出現怪異的懸空停滯、穿模或是破圖;感應器無法360度的即時回饋,導致不流暢的肢體動作,也難免會有些許碰撞意外;聲音包覆感不足、風吹和香味生硬直接的帶入都可能破壞戲劇的連續性,強烈的違和感也容易讓參與者出戲。當然,過於沉重的頭顯以及不夠輕巧的背包裝置,也需要時間醞釀跟發展,然而無論如何,相信電影「一級玩家」裡的五感沉浸技術很快會實現,就在不久的未來。
 

拜疫情所賜,數位科技除了運用在日常生活外,也讓藝術創作的呈現有更多想像,你可以在臺灣一睹火災後重建之路遙遙無期的巴黎聖母院,透過VR展覽《永恆聖母院》(Eternal Notre-Dame)重返中世紀去欣賞世界名勝的起源;在周東彥《霧中.凝視》的虛擬蒸氣裡頭,近距離親密地直視男色三溫暖,大膽窺探男同志社群文化;又或者在黃心健與美國傳奇音樂家蘿瑞安德森勾勒的《沙中房間》裡,玩耍各種文字符號或記憶的迷離幻境,甚至自由暢快的飛行翱翔,前往星光銀河的彼端。
 

對藝術而言,VR究竟是一種侷限抑或是契機?會不會就此取代實體劇場呢?我想答案是否定的,它只是提供了另一種嶄新的說故事管道;雖然當經驗、技術或創意不停激盪後,虛實整合在未來可能是股充滿力量的趨勢跟浪潮,但是實體劇場的即時性、互動性、設計手法、演員的情緒渲染和現場跌宕起伏的氣氛,絕對有著無可比擬的魅力。
 

虛擬實境帶來實體環境無法給予的特殊體驗,創造讓觀眾逃離現實的片刻,轉換人類的生理感知,領略跨時空跨地域的文明、事物及人生歷程。某種程度上,我們不再是單純的觀賞者,藉由這個充滿未知的途徑,在虛擬和真實邊界的異度空間,找尋不曾碰觸過的挑戰與夢想;卸除VR後,又能以開闊、新穎且更多元的視野角度來滋養反思自己的生活。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