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AQ樂世界】#34

07

Mar
2023

根據演出特徵與美學觀點,音樂學者把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的小提琴演奏風格大至分成德國、法比與俄羅斯三個學派,領軍的人物分別是姚阿幸(Joseph Joachim)、易沙意(Eugène Ysaÿe)與奧爾(Leopold Auer)。然而二十世紀由於交通愈來愈便利,音樂家可以在全球各地穿梭演出,再加上唱片普及與網路技術發展,世界各地的小提琴學生都可能受到起源於千里之外的美學影響,始於地域性的學派差異因而漸漸模糊,甚至消失。

上個星期透過「向易沙意致意」專輯介紹比利時小提琴家易沙意,談到他對二十世紀小提琴曲目的貢獻,以及在作曲上的成績單,這星期就透過易沙意的唱片,來聽聽二十世紀初期法比學派的特點。易沙意在一九一0年代錄過一些唱片,包括和法國鋼琴家德克勒(Camille de Creus)合作的小提琴曲,以及指揮辛辛那提交響樂團的管弦樂曲。受制於當時的錄音技術,樂曲都不長而且經過刪減,卻都是非常珍貴的史料。

德國與法比學派最大的差別,在於持弓以及揉弦的方法。單純愛樂者很難一下子理解持弓,但是「#揉弦」卻很容易聽出來。姚阿幸時期的德國小提琴家標榜抑制揉弦,於是,他們的琴音就像是白紙上的黑點一樣乾淨俐落,現今許多使用古樂器的演出都還是採用這種演奏方法。在法比接受音樂教育的克萊斯勒、易沙意等小提琴家則是提倡使用揉弦。在他們之前,魏奧當或是維尼奧夫斯基只是「強化使用」揉弦,克萊斯勒與易沙意卻是在演奏中連續不斷地使用。

使用揉弦的琴音就像一滴散落在紙上的水墨,有各種從黑到灰之間的漸層,於是,音樂聽起來會更加纖細富有情感,一九一二年錄製由威廉密(August Wilhelmj)改編的華格納《紐倫堡的名歌手》〈得獎之歌〉就是非常好的例子。易沙意在一開始的長音就使用幅度極廣的揉弦,讓音樂變得更有歌唱性。

除了揉弦,〈得獎之歌〉還呈現出二十世紀初期兩個非常重要的音樂美學特點。首先是 #滑音,也就是兩個音之間是「滑」過去,而不是直接點到點,這在姚阿幸改編的布拉姆斯第五號匈牙利舞曲、魏奧當小輪旋曲,或是克萊斯勒改編的德弗乍克《幽默曲》裡都隨處可聞。

從這四首短曲,敏銳的愛樂者應該已經發現另一個當時的音樂美學特點:#彈性速度。這一點在同時期鋼琴家拉赫曼尼諾夫的錄音裡也非常常見。現代的二重奏演出往往追求兩名音樂家的精準唱和,但是易沙意和鋼琴家德克勒卻像是兩個自由的個體。易沙意的滑音或許是漸慢、漸快、提早出來或稍微延遲讓兩人的拍點不在一起,可是他們知道要在哪裡「會合」。

經常和易沙意在音樂會中合作的鋼琴家雅克─達爾克羅茲(Émile Jaques-Dalcroze)就說過,易沙意會叮嚀「不必在漸快與慚慢的時候細心地貼著我的旋律」 ,因為「只有自由演奏時,我才能讓音樂跟著情感走。

你儘管用精確的節拍為我伴奏,因為伴奏的節拍一定要準確。你代表了秩序,你的責任是平衡我的天馬行空。別擔心,我們一定能合得上。當我在某些音符加速,會以減速或是稍微休止的方式,讓樂曲拉回到原來的均衡。」

恩師魏奧當的小輪旋曲也是最能代表易沙意藝術的錄音。它有乾淨俐落的樂句與 #跳弓,有麻雀雖小但是五臟俱全的結構鋪陳。唱片最後是易沙意指揮辛辛那提交響樂團的林姆斯基─科薩科夫《天方夜譚》〈年輕的王子與公主〉,是個人非常喜愛的一段錄音。雖然縮減至不到四分鐘,但是易沙意處理弦樂合奏的細膩手法與滑音,實在很難不讓人聯想並懷念起林克昌老師。

文/陳效真
音樂文字工作者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