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AQ樂世界】#24

06

Dec
2022

讀到與蕭邦兩首鋼琴協奏曲相關的文章,一定會提到這是他少年時期的作品,而且管弦樂部分並不是那麼出色。蕭邦也知道管弦樂是自己的致命傷,所以這兩部協奏曲的管弦樂都請朋友修改過,但是幫助不大,被白遼士挑明形容是完全沒有必要的累贅。

蕭邦在二十歲以前試寫過約六首為鋼琴與樂團而寫的作品後,再也沒有碰管弦樂。兩首鋼琴協奏曲雖然不是成熟的作品,但是獨奏部分還是讓兩百多年來的鋼琴家與愛樂者愛不釋手。

面對這樣獨奏與管弦樂創作水準有明顯落差的作品,大部分鋼琴家認為重點本來就在獨奏,不必太在乎配角;有些鋼琴家則忍不住動手修改,也就是這個星期要聊的話題,而重點就放在錄音版本較多的第一號鋼琴協奏曲。首先是李斯特的學生,不到三十歲就因傷寒早逝的陶西格(Carl Tausig)。

陶西格約在二十出頭的時候動筆修改蕭邦兩首鋼琴協奏曲。第二號修了獨奏,第一號則是管弦樂和獨奏都動過。先聽聽鋼琴家謝特拉克(Setrak)在一九八七年的錄音,是不是覺得下巴快掉下來?這......是蕭邦嗎?第一次聽到這個面目全非的版本,我以為是華格納寫了鋼琴協奏曲。先不論陶西格侵入性的改編是不是加入太多被某些樂評人指責為「庸俗醜陋」的東西,聽完整部協奏曲,我唯一的念頭是:陶西格這麼有想法,為什麼不乾脆重寫一首,還可以驕傲宣布「這是我的作品」?

羅森塔爾(Moriz Rosenthal)在一九三○年的錄音也修改很多地方。聽到第一樂章被刪到剩四十秒的導奏,我忍不住大笑:果然和帕格尼尼第一號小提琴協奏曲一樣,一開始的導奏都會讓演奏家忍不住想動手為它瘦身。雖然羅森塔爾也刪去不少反覆與樂句,但是他的改編邏輯是跟著蕭邦走,呈現出來的是羅森塔爾詮釋的蕭邦。仔細聽聽第二樂章,那說話般的呼吸真美!

近年比較著名的改編是普雷特涅夫(Mikhail Pletnev)。他在一九九○年代中期先是動手改編第一號鋼琴協奏曲的第三樂章配器,也公開演出,後來陸續改編三個樂章的管弦樂;第二號鋼琴協奏曲則是更動第一、三樂章。二○○四年在尼爾森斯(Andris Nelsons)指揮下完整演出,正式錄音是二○一七年與鋼琴家達尼爾‧特里福諾夫(Daniil Trifonov)、馬勒室內樂團合作。有興趣的人,不妨聽聽普雷特涅夫本人在二○○四年的演出,或是趙成珍在二○一五年的演出。

「喜歡獨奏部分,但是無法忍受管弦樂」是普雷特涅夫動手改編的主因。但是他的用意是改善管弦樂色彩以及和鋼琴間的和諧互動,所以不專心聆聽,幾乎很難察覺哪裡修改過,但是又隱隱覺得少年蕭邦長大了,配器變得更成熟。

文/陳效真
音樂文字工作者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