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

【AQ樂世界】#19

31

Oct
2022

一九八0年代末期的十年間,美國鋼琴家「史蘭倩絲卡」(Ruth Slenczynska)這個名字經常在臺灣的音樂媒體出現。在那個古典唱片銷售量一片大好的時代,絕大多數愛樂者都是透過唱片認識國外音樂家。

當時市面上找不到任何史蘭倩絲卡的唱片,但是透過著作中譯、大師班與數度來臺演出,當時約六十五歲,個子嬌小的史蘭倩絲卡在臺灣有一定的知名度。

史蘭倩絲卡出生於一九二五年,父親是一位波蘭裔的小提琴家。史蘭倩絲卡三歲開始學琴,五歲就被樂評譽為「神童」。因為反抗父親動輒耳光、棍棒伺候,要求每天練琴九小時等扭曲的教育方式,史蘭倩絲卡在少女時期與父親決裂。她不願意上台演出,歷經離家出走、私奔、結婚和離婚⋯⋯直到快三十歲才從教職又慢慢回到缺席十多年的舞台。

一九六0年代在美國笛卡 留下以蕭邦、李斯特作品為主的錄音。後來史蘭倩絲卡拒絕錄音,但是在學生的口耳相傳下,史蘭倩絲卡九歲代替受傷的拉赫曼尼諾夫 上台演出後,與拉赫曼尼諾夫建立師生緣份等等小故事,一直在音樂界流傳著。

據說,拉赫曼尼諾夫在音樂會後還送給這個九歲的女孩一條項鍊表示感謝,而這條項鍊現在還戴在史蘭倩絲卡身上。

一九九六年年底,我因為工作必須處理一些有關史蘭倩絲卡的文案。這個故事說來有趣:臺灣一家鍾姓眼鏡行老闆在一九八八年聽過史蘭倩絲卡的獨奏會後,大受感動,卻發現買不到唱片。他突發奇想,透過管道與史蘭倩絲卡聯絡,懇求同意為她錄音。

想當然爾,他被拒絕了。但是不斷被拒絕六年後,史蘭倩絲卡在一九九四年訪臺前兩個星期突然同意,鍾先生也奇蹟似在兩星期內找到錄音團隊錄下史蘭倩絲卡當年三月十四日在臺北國家音樂廳的獨奏會實況。曲目以舒曼《交響練習曲》為主,加上拉赫曼尼諾夫、巴伯、李斯特與普羅科菲耶夫的作品。

後來鍾先生找到當時我任職的《音樂時代》雜誌社出版這張唱片,也就是我經手部分文案的原因。

幾年後,國外音樂雜誌突然出現史蘭倩絲卡的報導,七十四歲的她重新進錄音室了!她特別提到原本已經對錄音不感興趣,但是一名臺灣愛樂者的毅力讓她重新考慮可能性。

只是在這張舒曼《狂歡節》、《兒時情景》與第二號鋼琴奏鳴曲的錄音之後,除了DG重新出版她五、六0年代在美國笛卡的錄音,再也沒有聽到任何史蘭倩絲卡的新錄音問世,直到今年。

這張唱片是去年的新錄音,也是另一個驚奇!笛卡邀請九十六歲高齡,依然堅守教學崗位的史蘭倩絲卡走進紐約的錄音室,錄下在她九十多年音樂生涯具有重要意義的作品。

當然,體能上的衰退清晰可聞,但是對史蘭倩絲卡而言,這些作品不只是音樂,而是一段漫長的回憶,像是拉赫曼尼諾夫的作品讓她想起與老師的課與下午茶;巴赫 帶出小時候與許納貝爾、佩特里(Egon Petri)上課的記憶;德布西與蕭邦 則是與柯爾托的聯繫;還有與巴伯的友誼⋯⋯

文/陳效真
音樂文字工作者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