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藝基金會
關於廣藝
廣藝簡介與宗旨
董事長的話
董事會簡介
執行長的話
下載專區
廣藝廳
廣藝廳簡介
廣藝廳場館資料下載
焦點訊息
廣藝快訊
媒體報導
2023第一屆【雲舞台獎】線上影展
2023第一屆【雲舞台獎】
2023第五屆【表演藝術金創獎】
2022第四屆【表演藝術金創獎】
AQ廣藝誌
藝聞
專欄
影音
幕後
創作展演
廣藝劇場
金創獎
廣藝愛樂
歷年委託創作
科技藝術
科技藝術表演節
科技藝術展示會
第二屆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超藝力
第三屆桃園科技表演藝術獎|超衍化
兩岸交流
人才培育
人才培育計畫
藝起抗疫
前線視頻
聯絡資訊
首頁
AQ廣藝誌
幕後
風乎海內外,詠舞歸台南──專訪「風乎舞雩」藝術總監顏鳳曦
幕後
風乎海內外,詠舞歸台南──專訪「風乎舞雩」藝術總監顏鳳曦
01
Nov
2022
「風乎舞雩」舞團藝術總監顏鳳曦,攝影/趙珮榕
「父母把家中一樓客廳給我當排練室,一提供就是17年!」台南市傑出演藝團隊「風乎舞雩」舞團藝術總監顏鳳曦,回想當時2005年,「北漂」的她非常想回家,成立自己的舞團,斯般「純粹」的心念,也陪伴著顏鳳曦一路走過來,「我為台南做的,也就是喚起一些編舞意識」。
身為土生土長的台南人,同時也是台灣開始設立國中舞蹈班的「那一代」,顏鳳曦一路由台南中山國中舞蹈班、台南家專舞蹈科,赴美留學取得加州藝術學院舞蹈研究所碩士,返台後曾離開家鄉至台北足足10年,與不同舞團一起工作。眼見身畔30來歲的那一代朋友,紛紛在台北成立「林文中舞團」、「林向秀舞團」及「三十舞蹈劇場」等,顏鳳曦也毅然返回台南家鄉成立「風乎舞雩」。
那時台北的眾位老師曾如是說:「妳應該隔個10年再回去……」日後顏鳳曦也越來越了解,師輩意味深長的這番話;當年應算是個「不對的時間點」,國內整個大環境直到近10年才有所改變。南台灣當時的舞團堪稱屈指可數,顏鳳曦偕同台北任教期間的台南學生攜手返鄉,只為讓大家「可以跳舞、可以創作,一起來耕耘」。
顏鳳曦期盼透過舞作能
「解放」
劇場的框架,
攝影/趙珮榕
「風乎舞雩」的舞作「可以代表台南嗎?」成立舞團後,顏鳳曦就常被這個問題追著跑,也曾索性自我提問;然而她最終選擇放棄,類似安平的風土人情、鄭成功的諸多事蹟、風和日麗的台南,碗稞、肉粽等台南味小吃等「答案」。值此同時,她也憶起在國外、乃至台北的日子,其實並不會遇到此一課題。
「我調皮了!」顏鳳曦形容,嘗試著「避開又提問」的她,於是以台南為基地,出國尋覓國外舞蹈節合適的作品,尤其在亞洲鄰近地區共同推動編舞創作的思維。「風乎舞雩」除每年固定舉辦超越當代國際工作坊,今年以亞洲當代為主題的《風乎舞雩詠而歸舞蹈節》,更邀得日、韓、香港、印尼等地舞蹈家來台共襄盛舉。
8-9月間甫圓滿落幕的「超越當代」國際舞蹈工作坊,以及「風乎舞雩詠而歸舞蹈節──2022亞洲當代舞蹈匯演」,疫情之下,改以zoom跨國共創,彼此間未曾刻意強調作品的香港味、日本味等,而關懷世界、亞洲勞動、地球暖化,以及疫情影響人與人的距離、亞洲身分認同等課題,也隨著各自有所異同的文化底蘊,自然而然地呼之欲出。
本身由「國際化回看本土化」的顏鳳曦,有感於眾人都說「現代舞太難懂」,幾年前曾一度進入台灣藝術大學攻讀當代視覺文化與實踐,並成為博士候選人,也讓她日後投入編創《Identity》系列等,打破劇場框架、探索編舞邊界的作品。對她而言,包括舞蹈、舞者與創作等所有一切,「都在我的生活空間裡,作品正在發生」。接下來,顏鳳曦希望能把舞作由劇場的框架「解放」出來,與日常生活、生活空間、戶外空間,乃至周遭路過的行人等,都能產生連結、互動。
值得一提的是,迄今已八度獲選為台南傑團,「風乎舞雩」與燈光設計師郭建豪合作推出的《Identity 2.0》作品,日前以燈光設計入圍,四年一度的「世界劇場設計展」(WSD)世界劇場設計競賽專業組。不僅如此,每三年一次的世界舞蹈聯盟環球高峰會,「風乎舞雩」作品也入圍世界舞蹈聯盟2022年環球高峰會。對此台南市文化局亦表示,一直期許能成為台南藝文工作者最堅強的後盾,「風乎舞雩」作品得以入圍世界級獎項,深感與有榮焉。
衷心期盼,能擁有個排練場「專門」用來支援台南傑團,則是17年來,顏鳳曦與「風乎舞雩」始終不變的提醒。雖然家中客廳的排練場,自早年起即讓她成為大家羨慕的對象,但顏鳳曦腦海中經常浮現如此的畫面:在傑團專屬排練場裡,可遇到其他團隊,時而交流、互通有無,那些人「不但是『敵軍』,也是我的朋友!」
SHARE
返回上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