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2022
文/MUZIK編輯部
許多城市要求音樂家在作為全市精神中心的鐘塔頂端演奏──當時的戰爭多以奪得鐘塔為目標,如果沒把這個至高點拿到手,就無法號令全市,也就不算真正得勝。無怪乎身負/身陷於如此種種市民榮耀的音樂家們,必須穿上最華麗的服飾,當時的許多畫作,像是傑堤雷(Gentile Bellini)的《遊行》(Procession)上穿著儀典服裝的吟遊樂手(1496),都傳達了對於這些表演者外表的奢華關注;1409年倫敦市長大遊行裡的所有樂手,則以紅白相間的兜帽,贏得觀賞者一片好評。一些城市的紀錄表明,政府為吟遊樂手(waits)的制服出資,有時候樂手們還會戴上盾牌或銀章,堪與現代警察相類。
許多中世紀與文藝復興時期的音樂家對於自己禮服的描述,都留存在文件之中,這可不是什麼瑣碎小事,因為人們是從當地音樂家的樣子,來對一個城市作出評價。而吟遊樂人這個行當的許多細節,也藏有重要的象徵意義,例如倫敦的吟遊樂手隊伍(waits)是由九位樂人組成,就是與典故中繆斯女神的數目相應。
當然,街頭音樂家也絕不會只顧貴族,而忘了娛樂大眾的本業,就這個面向來說,他們簡直是真正的公僕。在威尼斯,總督的吟遊樂手(piffari) 每天會到廣場演奏一小時,這樣的公演相當常見, 沒有遊行或典儀時,piffari 就是城中廣場慣有的亮點。
蒙田曾經記述自己1580至1581年間旅行時,遇到吟遊樂人的情況:樂手早上演奏一個小時的號曲,傍晚則用雙簧管與橫笛,同樣演奏一個小時;切里尼(Benvenuto Cellini)也提過父親參加當地樂隊的往事。
政府付給這些樂人的薪資不多,但私人宴會、婚禮,或是收學生,可以提供額外收入。不過要入這個圈子可不容易,有些街頭樂人幾乎可以演奏所有管樂器,還有很多也是優秀歌手,而且都要藉由行會認可的學徒規範逐步養成,可不是說進就進。
不過今非昔比,同樣以倫敦為例,雇用樂人先遣隊的傳統,一直持續到19世紀早期,但此時規定改為只聘小號手,表明其工作內容可能已經偏向演奏儀式號曲。1854年,該市停止補充隊上的員額,最後waits的隊伍於1914年完全消失,儀典需求則改以借調軍樂隊號手的方式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