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日君再來》 重溫女子公寓裡的老派情事
文/曾云
為什麼這個年代,還要聽鄧麗君?抱著這個疑問與「三君」相會,終於一幕幕得到解答。
舞台上佈景氤氳著復古的氣息,彼時我們喊它做「台北縣」的經典印象躍入眼中,台北橋壯觀的機車陣仗、興建大樓的高聳鷹架,還有出外人孵化夢想的出租公寓。故事就從男主角何天祥「回首當初」開始,何天祥來到一棟坐落在華江橋左岸的板橋舊公寓,尋尋覓覓只為找到那個人,那段過往的記憶。
然而失落是必然,「三君」共同居住、互相羈絆的小公寓早就人去樓空,小公寓場景中,房東太太正在客廳做著家庭代工的場景,一樣停留在記憶裡。二十年的時光,早已事過境遷,而我們卻因此不由自主和何天祥一起跌入這個未曾見過的時空──八○年代的新北市。
舞台佈景有著濃厚的復古氣息。攝影胡福財
漫步人生路
劇中三段愛情故事的主角,名字裡都有個「君」字,出身、性格大不相同,卻象徵人人都擁有鄧麗君歌聲裡的勇敢與脆弱。第一幕開始,就從《漫步人生路》的歌聲裡,一起重新詮釋了鄧麗君,也奠定了劇情的主軸:「讓疾風吹呀吹,儘管給我倆考驗,小雨點,放心灑,早已決心向著前。」
對歌唱懷抱夢想來台北一圓星夢的憶君,遇見來自香港的僑生天祥,天祥家學淵源,雖然深愛憶君卻不敢違抗父母之命,這段跨越空間與身家背景的戀情可以圓滿嗎?美君是烏來泰雅族人,從部落來到永和找工作,遇見有正義感的警察元鋒,他能打開美君對漢人的心結嗎?家隆是來自南部的年輕建商,白手起家,不知道愛上的大學助教其實是千金大小姐,曼君父親是雙和政商要人,他會接納這段愛情嗎?《何日君再來》透過鄧麗君的諸多經典歌曲作為藥引,穿針引線地串連出三段苦甜夾雜,跨時將近二十年的故事,編導謝淑靖同時埋入了對外省、本省、原住民族群身分的生活觀察,述說台灣經濟起飛前的新北故事,以及最重要的是,他們追求夢想的聲音。
透過鄧麗君的諸多經典歌曲作為藥引,穿針引線地串連出三段苦甜夾雜的故事
十六首鄧麗君
一齣由耳熟能詳的歌曲串連而成的音樂劇,在看劇之前,不免讓人擔憂,歌曲和故事脈絡如何緊密結合?如何進一步挖掘意義,襯托感情?在劇情發展和人物設定之外,如何勾勒那個屬於鄧麗君的城市氛圍?
知名配樂家李哲藝的音樂編曲,微笑地給出了回答。貫穿全劇的十六首鄧麗君的歌曲,經過李哲藝巧妙的改編,在新世代的詮釋中,點亮了這齣戲,結合時代特質與鄧麗君的突出歌藝,讓《何日君再來》、《但願人長久》這些單純唯美又浪漫的曲子,在不失原曲的韻味下,又能符合劇情與角色的需求,打造出不同以往的質感。李哲藝表示,弦樂既有古典質感,又能創造電影配樂的效果,因此現場樂隊編制以五名弦樂手搭配打擊樂。樂手陣容除了李哲藝親自演奏豎琴,還包括旅美小提琴家,頂著耶魯音樂碩士頭銜的張恆碩等人所組成的頂尖團隊。「這次很特別的是,現場樂隊邀請到的都是一線音樂家,希望藉由高規格的演奏,讓這齣音樂劇的音樂質感提升到最高。」
主角們皆非出生在八○年代,卻唱出了小鄧的靈魂。演出卡司鍾筱丹、舞思愛、余子嫣,皆音樂劇一時之選,用截然不同的唱腔,詮釋角色裡的小鄧情思。而好聽的不僅是場內,幕後的氛圍也十分動人。只要背景音樂鄧麗君的歌曲響起,不在場內的演員也會加入一起唱和,鄧麗君串起的是場內場外情感的連結。
新北記憶
「鄧麗君」三個字早已成符碼,潛移默化在所有人的聲音記憶裡,既熟悉又新鮮,既感性又充滿活力。混雜出的多重滋味,某個程度就像那個雜味地帶──環繞著台北市的新北市甜甜圈。
《何日君再來》故事發源地,就在編導謝淑靖的成長地「板橋」,她導來情感滿溢:「因為我們的父母離鄉背景,為了打拼生活而來到這裡;因為我們總是望著橋的那頭,只能做個依著台北而生的區域,但我們卻永遠在河的左岸,度過人生最重要的時光。」明顯謝淑靖想要點滴雕琢這齣戲到最後一刻,呈現最精采的舞台。源自真實材料交織改編,三段縱橫交錯的愛情故事,拼貼出一首寫實有味的時光歌詩。
《何日君再來》源自真實材料交織改編。攝影胡福財 --------------------------------------------
相關內容 :
|